1.计算题- (共2题)
1.
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2.
如图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写出三处即可):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是_____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如果1g以下使用游码,如果甲同学按照B操作,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1%)
(3)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填“10”或“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乙同学按照图D笔法读数,配制的其余操作准确规范,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
(4)丙同学配制的上述溶液,经测定其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下列可能原因有_____。(填字母序号)
(5)通过以上过程可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三个主要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装瓶并贴标签。

(1)请找出图中的错误加以改正(写出三处即可):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2)需要称量氯化钠质量是_____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如果1g以下使用游码,如果甲同学按照B操作,其他操作都正确,所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1%)
(3)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g,配制时应选择_____(填“10”或“50”)mL的量筒。量取水时,如果乙同学按照图D笔法读数,配制的其余操作准确规范,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5%
(4)丙同学配制的上述溶液,经测定其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下列可能原因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将氯化钠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
D.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
(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
(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简答题- (共2题)
4.
根据下列图像回答: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 ℃时,取10 mL 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____。
(3)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________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15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________g a物质。
(4)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n的变化关系如图四。

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 ℃时,取10 mL 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____。
(3)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________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150 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________g a物质。
(4)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n的变化关系如图四。

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
5.
碳铵是农业上一种常见的氮肥,如图是包装袋上的文字说明,使用时,施加在农作物根部附近,盖土或用水灌溉,切忌暴晒,它在碱性土壤中会失效(放出NH3、生成水和正盐)。据此:

(1)碳铵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良酸性土壤时,向土壤中施加了熟石灰,当向土壤中施加碳铵,造成肥分流失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碳铵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良酸性土壤时,向土壤中施加了熟石灰,当向土壤中施加碳铵,造成肥分流失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18题)
6.
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下列实验现象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
B.只有铁粉有剩余 |
C.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粉的烧杯一边 |
D.只有锌粉有剩余 |
10.
我们在各大商场总能看到“金灿灿”的金制饰品,如戒指、项链、手链等。消费者在试戴时,售货员会提醒消费者,要轻轻地拉动,防止变形。据此不能得出的是( )
A.金的熔点较高 |
B.金的硬度较小 |
C.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
D.金的颜色为金黄色 |
13.
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Fe、X、Ag | B.X、Fe、Ag | C.Fe、Ag、X | D.Ag、X、Fe |
16.
工业上用Mg(NO3)2作为浓缩HNO3的吸水剂,向m1g溶质质量分数为65%的硝酸溶液中加人m2g溶质质量分数为72 %的Mg (NO3)2溶液,蒸馏,分别得到97.5%硝酸溶液和60%硝酸镁溶液,若蒸馏过程中,硝酸、硝酸镁和水均无损耗,则投料质量比m1/m2为
A.0.3 | B.0.4 | C.0.5 | D.0.6 |
17.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
19.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气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
C.加热“铜绿”时,绿色固体变成黑色固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
D.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NH2)2 属于复合化肥 |
B.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
C.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 |
D.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
23.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
B.对垃圾采取分类处理 |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
D.多使用含磷洗衣粉 |
5.选择题- (共3题)
6.填空题- (共3题)
27.
金属铜在常温下,很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加热时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铝、铁、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填字母)有关。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X。则②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1)铝的利用比铜、铁晚是因为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_____(填字母)有关。
A 金属的活动性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在底壳中的含量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_____。
(3)化学新材料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如图是不同年代常用的水管。

①图示所有水管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
②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请你提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
③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性”为与FeCl3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X。则②中X的化学式为_____。
29.
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石灰水_____,
(2)硫酸铜溶液_____,
(3)碘酒_____。
(4)食盐水_____,
(5)80 mL酒精与20 mL水组成的溶液_____。
(1)石灰水_____,
(2)硫酸铜溶液_____,
(3)碘酒_____。
(4)食盐水_____,
(5)80 mL酒精与20 mL水组成的溶液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30.
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______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

①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________g,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
(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_______(填写化学性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