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2018届九年级第一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37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30

1.简答题(共2题)

1.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B、C、D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填元素符号);
(2)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
(3)E粒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则X=__,离子的符号为__;
(4)F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
A.原子序数Z>Y B.X和Y处于同一周期    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Y=Z
2.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实验能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
(3)C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过程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
(4)通过D实验对CO2气体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得到结论:物理性质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5)E实验浓硫酸的稀释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___________。
(6)F电解水实验中,在水中加入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X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2.推断题(共2题)

3.
A、B、C、D、E分别是二氧化碳、氧化铁、木炭、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某一种物质。“”表示相邻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A物质可以一步反应转化为E。

(1)物质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物质D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写出A物质的俗称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影响。
(4)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你认为加入适量盐酸应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1)天然气作为燃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天然气属于__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如果它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什么物质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2)(提出猜想)生成物中一定有______(填化学式),可能有CO2和CO。
(3)(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将燃烧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
(现象与结论)①观察到A中______,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2
②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③观察到D中粉末由黑色变成______色,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交流与讨论)小武认为:从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推断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那么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论,同学们建议在B、C之间连接一个与A相同的装置,则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5)小文则提出:从环保的角度看,此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认为是______。
(6)(解释与应用)日常生活中厨房里的燃气不完全燃烧也会产生CO,人吸入较多CO会发生中毒,中毒的原理是CO与人体血液中______结合使它失去输氧功能,因此厨房里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透气,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4.计算题(共1题)

6.
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认真读图并仔细分析,抽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 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 所用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共12题)

7.
下列课外实验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石墨做导电实验
B.用灼烧法区别棉纤维与羊毛纤维
C.用白糖、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D.用紫甘蓝的酒精浸取液检验苹果汁与石灰水的酸碱性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C.空气组成模型D.物质酸碱度模型
9.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
A.碱溶液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0.
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盖灭
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1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黄色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8
12.
现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盛有Cu(NO3)2、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加入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但出现白色沉淀,则加入盐酸前的烧杯中含有
A.Fe、 AgNO3、 Cu(NO3)2、 Fe(NO3)2
B.Cu、AgNO3、 Cu(NO3)2、 Fe(NO3)2
C.Ag、AgNO3、 Cu(NO3)2、 Fe(NO3)2
D.Cu、Ag、AgNO3、Fe(NO3)2
13.
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NaCl固体(Na2CO3)
除杂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

烧碱固体、硝酸铵固体
鉴别
取样,分别加水搅拌,测温度

CaCl2和NaCl的混合物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可能含有石灰石的生石灰
检验
取样,逐渐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冒气泡
 
A.①B.②C.③D.④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用pH试纸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若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则测量结果会偏小
D.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15.
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S/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Na2SO4
9.6
20.2
40.8
48.4
47.5
47.0
 
A.乙为NH4Cl
B.t3应介于40℃﹣50℃
C.55℃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
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16.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且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
B.a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b点比c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D.ab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7
17.
下列各组物质名称与俗名不代表同一物质的一组是
A.碳酸氢钠、苏打B.氢氧化钠、苛性钠
C.乙醇、酒精D.氢氧化钙、熟石灰
18.
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叫亚硫酸(H2SO3)。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已知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室温下向饱和的亚硫酸溶液中通入过量的硫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H2SO3 ===3S↓+3H2O。下列亚硫酸溶液的pH随通入的硫化氢体积变化曲线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AB.BC.CD.D

6.填空题(共1题)

19.
生活中的化学。
(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炉具清洁剂中的碱__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于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_    ④汽水中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矿泉水、蔬菜、大米、禽蛋和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的奶奶得了夜盲症,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其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下列对水源的净水措施合理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煮沸 b、消毒 c、过滤 d、自然沉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推断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