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请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
(3)B物质属于___(填“单质”或“化合物”),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填化学式)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

(1)请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
(3)B物质属于___(填“单质”或“化合物”),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五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填化学式)
(4)分析以上微观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
2.
现有一定质量含有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少量Na2SO4,MgCl2,CaCl2等可溶性杂质的粗盐样品,某实验小组利用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对粗盐样品进行提纯,提纯步骤如下: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___;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
(4)步骤②和步骤④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__。

请根据提纯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⑦的操作名称为___;
(2)请写出实验步骤②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
(3)步骤⑥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___;
(4)步骤②和步骤④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理由是___。
2.计算题- (共1题)
3.
某公司生产的新型融雪剂的成分是无水CaCl2和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融雪剂中氯化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样品12g,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50g,然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表。请你分析数据并进行有关计算。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第_____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次 数 | 1 | 2 | 3 | 4 | 5 |
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2.5 | x | 7.5 | 10 | 10 |
(1)上表中x的数值为_____。第_____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4.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柠檬酸的水溶液显酸性,其一水柠檬酸
(C6H8O7•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大.如图是用发酵液(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制备一水柠檬酸晶体的工艺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气体X是___(填化学式);
(2)加入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操作1、2是___,完成此操作时,需要的实验用品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___;
(4)操作3的目的是得到一水柠檬酸晶体,操作顺序是:蒸发浓缩、___、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用冰水洗涤目的是___;
(5)流程中的脱色时,可加入___(填名称);
(6)母液可以循环利用,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
(C6H8O7•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较大.如图是用发酵液(主要成分是柠檬酸)制备一水柠檬酸晶体的工艺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气体X是___(填化学式);
(2)加入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操作1、2是___,完成此操作时,需要的实验用品有铁架台、玻璃棒、烧杯、___;
(4)操作3的目的是得到一水柠檬酸晶体,操作顺序是:蒸发浓缩、___、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时,用冰水洗涤目的是___;
(5)流程中的脱色时,可加入___(填名称);
(6)母液可以循环利用,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5.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准备化学实验考试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
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1)
(方案2)
(交流讨论)有人对(方案2)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该方案中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对(方案1]中所得到的溶液,其中除了酚酞、Na2SO4以外,还可能有什么?
(提出猜想)可能有___,原因是___。
(设计实验)实验室提供以下试剂:锌粒、铜片、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要验证你的猜想,你所选择的试剂是___。
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方案1)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加入稀硫酸 | ___ |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
(方案2)
实验过程 | 结论 |
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溶液pH减小 |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
(交流讨论)有人对(方案2)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该方案中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对(方案1]中所得到的溶液,其中除了酚酞、Na2SO4以外,还可能有什么?
(提出猜想)可能有___,原因是___。
(设计实验)实验室提供以下试剂:锌粒、铜片、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必要的实验仪器。要验证你的猜想,你所选择的试剂是___。
5.单选题- (共13题)
7.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2KNO3+3C+S
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CO2 | B.CO | C.NO | D.SO2 |
9.
海南澄迈县盛产富硒西瓜,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
C.硒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
D.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 |
10.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
11.
生活中的化学。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 B化学与生活 |
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一一先做灯火实验 | 烧煤取暖防中毒一一煤炉上放一壶水 炒菜时油锅着火一一用锅盖盖灭 |
C化学与能源 | D化学与环保 |
化石燃料一一煤、石油和天然气 清洁能源一一太阳能、风能等 |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一一减少开车出行,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一尽可能实行低碳生活 |
A.A | B.B | C.C | D.D |
12.
如表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 |
B |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 加入适量的紫色石蕊溶液 |
C | 鉴别H2和CH4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
D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来节约用水 |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
C.经沉淀、过滤后得到的水仍然是混合物 |
D.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14.
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烧杯 |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
C.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 |
D.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浓硫酸的500mL量筒中 |
16.
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可添加大量防腐剂 |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小苏打 |
18.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
A.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 |
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 |
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
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
6.选择题- (共2题)
7.填空题- (共6题)
2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___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2)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时利用了活性炭的___作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
(5)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___.
(6)查阅资料可知,米酒味道变酸是因为米酒中产生的醋酸杆菌使乙醇(C2H5OH)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另一种常见的液体.食物变质是一种___氧化反应(填“剧烈”、“缓慢”).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可用___验证米酒味道变酸是生成了醋酸.
(1)在日常生活中饮用水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常用___的方法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2)防毒面具中使用了活性炭,这时利用了活性炭的___作用.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填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煤燃烧生成CO2、SO2、CO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是___.
(5)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___.
(6)查阅资料可知,米酒味道变酸是因为米酒中产生的醋酸杆菌使乙醇(C2H5OH)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另一种常见的液体.食物变质是一种___氧化反应(填“剧烈”、“缓慢”).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可用___验证米酒味道变酸是生成了醋酸.
22.
(1)乳酸亚铁片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如图为乳酸亚铁片说明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主要成分]乳酸亚铁,化学式
C6H10FeO6•3H2O
[用量]成人治疗量0.3~0.6g/日
[注意事项]1.宜饭后口服
2.服时忌茶,以免被鞣质沉淀
[规格]0.1g/片
[主要成分]乳酸亚铁,化学式
C6H10FeO6•3H2O
[用量]成人治疗量0.3~0.6g/日
[注意事项]1.宜饭后口服
2.服时忌茶,以免被鞣质沉淀
[规格]0.1g/片
①乳酸亚铁中含有___种元素.
②乳酸亚铁中碳、铁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③服药时不能喝茶的原因是___.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①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
②上表中,金属元素有___种.
③食盐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3)今年西南的持久旱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应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①为了使灾区饮用水达到感官指标中的任意一项要求,可采用的净水方法有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②检验灾区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
③漂白粉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
④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节水方法是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主要成分]乳酸亚铁,化学式
C6H10FeO6•3H2O
[用量]成人治疗量0.3~0.6g/日
[注意事项]1.宜饭后口服
2.服时忌茶,以免被鞣质沉淀
[规格]0.1g/片
[主要成分]乳酸亚铁,化学式
C6H10FeO6•3H2O
[用量]成人治疗量0.3~0.6g/日
[注意事项]1.宜饭后口服
2.服时忌茶,以免被鞣质沉淀
[规格]0.1g/片
①乳酸亚铁中含有___种元素.
②乳酸亚铁中碳、铁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③服药时不能喝茶的原因是___.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Li 锂 6.941 | 4Be 铍 9.012 | 5B 硼 10.81 | 6C 碳 12.01 | 7N 氮 14.01 | 8O 氧 16.00 | 9F 氟 19.00 | 10Ne 氖 20.18 |
11Na 钠 22.99 | 12Mg 镁 24.31 | 13Al 铝 26.98 | 14Si 硅 28.09 | 15P 磷 30.97 | 16S 硫 32.06 | 17Cl 氯 35.45 | 18Ar 氩 39.95 |
①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
②上表中,金属元素有___种.
③食盐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3)今年西南的持久旱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灾区饮水安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请你应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 | 化学指标 | 细菌学指标 |
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 pH6.5~8.5; 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等 | 细菌总数<100个/mL等 |
①为了使灾区饮用水达到感官指标中的任意一项要求,可采用的净水方法有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②检验灾区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物质是___.
③漂白粉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
④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节水方法是___(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3.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___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___(写一条即可).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是___;
A 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配制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 C 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3)实验室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___、溶解.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
(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___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___(写一条即可).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置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是___;
A 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配制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 C 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3)实验室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___、溶解.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
24.
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话中常用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王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两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正极的气体可用___来检验;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话中常用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王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观察到两电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正极的气体可用___来检验;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
25.
2017年1月《科学报告》一篇文章称,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钠涂层,就能将其转化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涂层中的氯化钠在溶解于病毒自身携带的水中,形成溶液,杀死病毒;杀死病毒后,水分蒸发,氯化钠会再次析出。如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

(1)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和___(填微粒符号);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___(填“变大”或“变小”);
(2)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___;
(3)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填“改变”或“不变”)。

(1)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Na+和___(填微粒符号);钠原子转化为钠离子,其核外电子数___(填“变大”或“变小”);
(2)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___;
(3)口罩使用过程中,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填“改变”或“不变”)。
26.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健康密不可分.请在下列物质中作出正确选择,并用序号填空.
①鸡蛋白②干冰③腈纶T恤④尿素⑤氯化钠⑥氧气⑦甲烷⑧盐酸
(1)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酸是___.
(2)占空气体积约21%的气体是___.
(3)富含蛋白质的是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
(5)属于氮肥的是___.
(6)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
(7)属于清洁的气体燃烧的是___.
(8)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
①鸡蛋白②干冰③腈纶T恤④尿素⑤氯化钠⑥氧气⑦甲烷⑧盐酸
(1)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酸是___.
(2)占空气体积约21%的气体是___.
(3)富含蛋白质的是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
(5)属于氮肥的是___.
(6)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
(7)属于清洁的气体燃烧的是___.
(8)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
8.实验题- (共1题)
27.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___再___,目的是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仪器①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___。
(4)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___(填“有”或“无”)影响。
(5)B装置中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G装置和B装置都可用作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___。
⑥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填序号)。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___再___,目的是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仪器①的下端必须伸入反应物液面以下形成“液封”,其原因是___。
(4)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植物油上面的空气对测量生成CO2的体积___(填“有”或“无”)影响。
(5)B装置中编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G装置和B装置都可用作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G装置与B装置比较,G装置除了节约药品优点外,还有操作上的优点是___。
⑥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化学式: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