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样品,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取45g石灰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1)45g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本实验是否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
(3)列式计算45g石灰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为金钙尔奇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含量中钙、镁、锌、铜指的是_____(填“原子、元素”)
(2)硫酸锌(Zn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1)含量中钙、镁、锌、铜指的是_____(填“原子、元素”)
(2)硫酸锌(Zn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3.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沉淀C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沉淀C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原固体粉末一定含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简答题- (共2题)
4.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认真分析并回答: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_______B(填“>”、“<”、“=”)。

(1)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l℃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___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4)t3℃时,若用A、B两物质各50g配成饱和溶液,则所需加水的质量A_______B(填“>”、“<”、“=”)。
5.
汕头是座美丽的城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火锅是汕头的旅游名片,下列火锅菜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金针菇 B 牛肉 C 青菜 D 西红柿
(2)某些景点的观光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以减少尾气污染。写出乙醇(C2H5OH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潮汕功夫茶也很有特色,饮茶有利于健康,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及锌、硒等微量元素,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陶瓷、玻璃茶杯是用_____(选填“无机非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
(1)牛肉火锅是汕头的旅游名片,下列火锅菜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金针菇 B 牛肉 C 青菜 D 西红柿
(2)某些景点的观光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以减少尾气污染。写出乙醇(C2H5OH

(3)潮汕功夫茶也很有特色,饮茶有利于健康,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及锌、硒等微量元素,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陶瓷、玻璃茶杯是用_____(选填“无机非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6.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分别写出甲、乙、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_____;乙_____;丙_____.
从微观的角度看,丙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1)分别写出甲、乙、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_____;乙_____;丙_____.
从微观的角度看,丙反应的实质是_____.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 _____的猜想正确. |
②_____. | _____的猜想正确. | |
③_____. | _____的猜想正确.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
5.单选题- (共12题)
7.
如图是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尾气中有毒的CO和NO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
B.图中生成物有四种不同分子 |
C.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数目是不改变的 |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 |
8.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3CuSO4═Fe2(SO4)3+3Cu |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2CO+O2![]() |
C.验证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Zn+FeCl2═ZnCl2+Fe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
10.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
12.
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A. 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 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3.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目的设计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目的 | 鉴别硬水 | 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钠 |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水蒸气 | 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
方案 | 加肥皂水 |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通过固体氢氧化钠 | 加过量的氧化铜粉末,过滤 |
A.A | B.B | C.C | D.D |
6.填空题- (共4题)
19.
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当a=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2)当a=12时,该粒子是_____(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3)当a=_____,该粒子是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该离子符号为_____。

(1)当a=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2)当a=12时,该粒子是_____(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3)当a=_____,该粒子是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该离子符号为_____。
20.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
写符号
______。
制作门窗的材料用铝合金,铝在空气中比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如图是生活中常用的铁锅。把铁制成铁锅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______性。为防止铁锅锈蚀,可采用的一种防锈方法是______。








21.
电解水试验中,电池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体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两者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这个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段时间。

(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示数变大,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示数变大,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