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酸、碱、盐、氧化物中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M的化学式为_____;
(2)乙→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甲→M的反应类型为_____。

(1)甲的化学式为_____,M的化学式为_____;
(2)乙→丙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
(3)甲→M的反应类型为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从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到2018年第三艘航母在建,标志着中国海军从此迈入航母时代和海军发展强国,开拓中国新蓝海。

(1)“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_____(填字母)。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2)“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l和O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_____。
(3)“航母”螺旋桨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_____(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
(4)“航母”船体需做特殊防锈处理才能耐腐蚀。请写出生活中防止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

(1)“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_____(填字母)。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2)“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l和O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_____。
(3)“航母”螺旋桨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_____(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
(4)“航母”船体需做特殊防锈处理才能耐腐蚀。请写出生活中防止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要配制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
(2)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
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查阅资料)
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物质 | Na2CO3 | NaHCO3 | Ca(OH)2 | Ba(OH)2 |
溶解度/g | 21.5 | 9.6 | 0.165 | 3.89 |
(实验探究)
(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
(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

(反思感悟)
(5)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5.综合题- (共1题)
5.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_气味。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填字母) 。
A.橙子 B.猪肉 C.面粉
(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石蜡燃烧 B.太阳能热水器 C.燃料电池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_气味。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____(填字母) 。
A.橙子 B.猪肉 C.面粉
(3)住:下列属于直接利用太阳能辐射加热物体而获得热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石蜡燃烧 B.太阳能热水器 C.燃料电池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________。
6.单选题- (共18题)
7.
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 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 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 |
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25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A. 原子序数为25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 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10.
《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 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 |
B.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 10: 2 |
D.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构成 |
1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
B.工业上利用空气来获取氧气 |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
13.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
B.![]() |
C.![]() |
D.![]() |
1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光、放热、产生白色烟雾 |
B.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 |
C.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一会儿后,碟子底部会有炭黑生成 |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 |
15.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做气体肥料、可以灭火 |
D.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字画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
16.
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铸迹斑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
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19.
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D.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
21.
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O2和N2 |
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 |
C.用pH试纸鉴别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 |
D.用蒸发结晶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22.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
B.氯化钾(KCl)和磷酸氢二铵[(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
C.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
D.化肥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改良 |
23.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
B.![]() |
C.![]() |
D.![]() |
7.填空题- (共4题)
24.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 +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 (填字母)。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 +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5.
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干冰②氮气③氯化钠④可燃冰⑤聚乙烯⑥金刚石
(1)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4)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_____;
(5)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
①干冰②氮气③氯化钠④可燃冰⑤聚乙烯⑥金刚石
(1)可用于充填灯泡的是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
(4)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_____;
(5)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
26.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可以服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_____。
(2)铝制品不易锈蚀_____。
(3)铁桶不能盛放波尔多液_____。
(4)常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
(5)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_____。
(6)氢气作为最理想的燃料_____。
(1)可以服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_____。
(2)铝制品不易锈蚀_____。
(3)铁桶不能盛放波尔多液_____。
(4)常用稀盐酸除铁锈_____。
(5)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_____。
(6)氢气作为最理想的燃料_____。
27.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A点的含义是_____。
(2)t2℃,将25g甲物质放入6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温度不变)的是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根据图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温度由t2℃降到t1℃,含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t2℃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
C t2℃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先达到饱和
D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甲

(1)A点的含义是_____。
(2)t2℃,将25g甲物质放入6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t2℃,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温度不变)的是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根据图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温度由t2℃降到t1℃,含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B t2℃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
C t2℃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先达到饱和
D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甲
8.实验题- (共2题)
28.
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混合气应由_____端通入。

(1)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将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有_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可以按照“B→F→F→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的CO2气体,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第一个F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_____,第二个F装置盛放的试剂为_____,混合气应由_____端通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