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D是四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其中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A 与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合理即可)。

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A 与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合理即可)。
2.简答题- (共1题)
2.
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过滤后所得固体的质量等于加入的锌粉的质量。
(1)写出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请分析过滤所得固体物质中的成分_______。
(1)写出一个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请分析过滤所得固体物质中的成分_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3.
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_____?
(2)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Ⅱ中除KCl外的其他溶质_____。(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最后所得KCl的质量大于原固体中KCl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KCl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_____?
(2)请设计实验证明滤液Ⅱ中除KCl外的其他溶质_____。(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最后所得KCl的质量大于原固体中KCl的质量,写出一个可使KCl质量增加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单选题- (共14题)
6.
有一包Mg和MgO的混合物共12.8 g,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8 g,则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1.6 g | B.2.4 g | C.3.2 g | D.9.6 g |
9.
如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各组物质按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C、CO、O2 B. Mg、MgCl2、ZnSO4
C. Ca(OH)2、CaCl2、Na2CO3 D. BaCl2、BaCO3、H2SO4

A. C、CO、O2 B. Mg、MgCl2、ZnSO4
C. Ca(OH)2、CaCl2、Na2CO3 D. BaCl2、BaCO3、H2SO4
11.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5.
实验小组用传感器探究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 B.30 s时,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 |
C.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入稀NaOH溶液 | D.从20 s到40 s,溶液的温度升高,pH增大 |
5.填空题- (共6题)
19.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充分加热10 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10,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_________g。
21.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_____方法提纯 A物质。t2℃时,将75 g 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t2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6.实验题- (共2题)
2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③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若用B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可用__________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
②bc段(不含b点)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加热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10.2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O2。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
③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④若用B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________。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可用__________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
②bc段(不含b点)

(4)加热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10.2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