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城南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277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4

1.流程题(共1题)

1.
工业烟气通常含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脱硫处理如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
 
(1)下列环境问题与有关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双碱法中的“双碱”指的是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4)反应Ⅱ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
(5)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试剂
Ca(OH)2
NaOH
价格(元/kg)
0.36
2.90
 
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______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

20%
锌粒
31.7

20%
锌片
50.9

30%
锌粒
61.7

30%
锌片
79.9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兵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氢气应从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
(得出结论)
(4)结论是______。
(评价与反思)
(5)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第6分钟
H2的体积
3.1mL
16.7mL
11.9mL
9.6mL
7.6mL
6.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______。
(6)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______?设计实验验证______。
3.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做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溶质只有碳酸钠.
(1)请帮助这位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① 无白色沉淀生成;② ___ 
假设一正确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酚酞溶液变红
假设二正确
①______
②______
假设三正确
 
写出有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实验反思)(2)、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假设一正确.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一正确
 
(3)、(1)的探究实验也有不足,因为实验前未排除______对酚酞溶液颜色变化的影响.

3.简答题(共1题)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芜湖铁画”(镀金)含有金、铁(同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铁画边角料,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放出0.3gH2,剩余固体质量为0.1g。
(1)求样品中铁的质量。
(2)求样品中金的质量分数。

4.单选题(共8题)

5.
如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分子与分子的个数比是2:3
B.用A、B、C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C+B2=C2+2AB
C.该反应前后的原子、分子的个数、种类不变
D.该反应是氧化反应
6.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是一种活泼金属
B.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
C.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Al、Si、P 的原子序数13、14、15
7.
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8.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解度相等
B.时,乙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溶质质量分数升高
C.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时,甲物质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物质溶液的质量分数
9.
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比较 Zn、Cu、Ag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 Zn 和 Ag 分别放入 CuSO4溶液中
B
鉴别 H2  和 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 NaCl 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A.AB.BC.CD.D
10.
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稳定B.是一种纯净物
C.具有导电性D.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11.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纸张要双面使用B.随手关闭水龙头
C.尽量不用一次性物品D.少用自动铅笔,多用木制铅笔
12.
下列安徽特色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砀山苹果B.淮南豆腐
C.巢湖白鱼D.阜阳枕头馍

5.多选题(共1题)

1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B.检验空气中氧气含量
C.探究分子不断运动D.溶液滴定

6.填空题(共1题)

14.
圆规是学生学习常使用的工具,在圆规组成的材料中: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属于合金的是_____(选一种材料名称).
(2)使用石墨作图的优点:_____.
(3)能证明铝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上一世纪50年代,霍尔等人以熔融的FeS作溶剂,在一定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石墨第一次转化为金刚石,其反应:C(石墨)→C(金刚石).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_____变化(化学、物理).

7.实验题(共1题)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
1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2实验室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3气体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
 
(1)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2)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3)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