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周铁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26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7

1.流程题(共1题)

1.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做摩擦剂。通常以石灰石(含杂质,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进行生产,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生产“摩擦剂”的流程,请回答:

(1)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进行实验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
(2)①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生产中,为了节约成本,有时会把有用的生成物重新循环利用,上面的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同老师到化学实验室中对酸碱盐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 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______
方案三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_______
猜想③正确
 
【评价反思】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 B、猜想③正确 C、猜想②或③正确
【实验探究二】 探究盐的性质
盐的代表是碳酸钠(Na2CO3),它是食用碱的主要成分(常含有少量的NaCl)。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单选题(共14题)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可以通入一氧化碳后点燃,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
②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3%的氯化钠溶液,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俯视读数,若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3%
③将a克铜和碳的混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灼热,冷却、称量,发现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a克,该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0%
④某碳酸钠溶液中可能含有另一种溶质,取一定量该溶液,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A.1种B.2种C.3种D.4种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煤作燃料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某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铝合金用于制门窗框架
5.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
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6.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水银、黄铜
B.氧化物:生石灰、石灰石
C.碱:火碱、纯碱
D.有机化合物:甲烷、乙醇
7.
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镇通信堡村的“七彩花谷”花香四溢,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与空旷的戈壁、苍凉的山脉相映成趣。人们能闻到油菜花香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8.
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
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9.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向一定量的稀H2SO4中加入锌粒
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
C.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
D.向一定量的NaOH和BaCl2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2SO4
10.
下列实验设计能获得成功的是(  )
A.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与水反应产生酸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将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D.验证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大小
11.
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b﹣a)g
D.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12.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其中A为胃酸的有效成分,B、C两种气体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粉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C和D的反应原理可用于冶炼金属
B.由B→C反应放出热量
C.A与D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E可能是CaCO3
13.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试液B.CaCO3粉末C.KNO3溶液D.石蕊试液
14.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B.读出液体的体积
C.稀释浓硫酸D.移走蒸发皿
15.
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
A.食用瘦肉等含铁食物预防缺铁性贫血
B.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物品的失火
D.用聚氯乙烯塑料制成食品保鲜膜
16.
2019两会声音:生态环境质量好坏与百姓感受直接相关,要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泉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我市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中提倡垃圾分类回收
C.家离学校较近的同学徒步上学
D.购物多用塑料袋盛放物品

4.实验题(共1题)

17.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证明集气瓶已充满CO2的方法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填字母),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E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4)饱和NH4Cl溶液与饱和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再用制得的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氨气。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装置A中导管a所起的作用是_____(用序号回答)。
a.防止NaNO2饱和溶液蒸发 b.使分液漏斗中溶液能顺利滴下   c.使实验装置不漏气
②装置A中反应物所有的氮元素都转化成氮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③装置C可以使N2、H2两种气体充分混合,并通过观察气泡以调节N2和H2的气流的速度,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
④从装置E中导出的气体成分是_____,向装置E的试管中滴人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