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25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单选题(共8题)

1.
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 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C.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不变,数目减少
D.恰好完全反应时 A 与 B 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
2.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有较多泡沫产生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
4.
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分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羊毛与涤纶:灼烧,闻气味
B.黄金与黄铜: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氮气与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
C.氢氧化钠称量D.闻气体气味
6.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产生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
8.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
B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
D
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
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2.填空题(共3题)

9.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蒸鸡蛋是一道美味菜肴,鸡蛋中的鸡蛋清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___。
(2)炒菜完毕,关闭煤气罐阀门,燃着的煤气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
(3)洗涤剂可用来洗碗,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____功能。
(4)常温下,铝制品耐腐蚀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
(2)25℃时,将2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g。
(3)若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填字母序号)
11.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D的化学式为____。
(2)A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___;
(3)B转化为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实验题(共1题)

12.
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填①或②)处通入F装置。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