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25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___。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__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
(2)C的化学式为___,D的化学式为____,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写化学式)__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说明样品中含有___,则证明猜想___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____成立。

2.计算题(共1题)

2.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该样品11g,全部溶液在100g水中,再逐渐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g,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  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共8题)

3.
只需要加入①Fe2(SO4)3  ② Na2CO3 ③ AgNO3  ④ 石蕊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就能将BaCl2、HCl、 NaOH 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有(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5.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
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6.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7.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防锈的认识
①硝酸铵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解时吸热
②溶液滴加酚酞变红,溶液显碱性
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
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A.A   B.B   C.C   D.D
8.
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久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
C.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
D.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9.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行的是(  )
A.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SO4:取样品,滴加适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
B.为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可将其加水后滴加酚酞溶液
C.为除去炭粉中的CuO,可将其在空气中灼烧
D.用稀H2SO4可鉴别NaCl、NaOH、K2CO3、BaCl2四种白色固体
10.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塞紧橡皮塞
B.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的pH

4.选择题(共1题)

11.一个圆柱形茶杯,底面直径6厘米,高20厘米,现在装在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内,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5.填空题(共5题)

12.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13.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是____;
14.
完成下列填空。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漏斗和玻璃棒。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
(3)若要测定东昌湖水质的酸碱性强弱,最适宜的是___(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石蕊试液
15.
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6.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氮原子__;②硫酸铁中的阳离子___ 。
③厨房里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④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