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___。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__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
(2)C的化学式为___,D的化学式为____,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写化学式)__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说明样品中含有___,则证明猜想___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____成立。
(对固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
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___。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__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
(2)C的化学式为___,D的化学式为____,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写化学式)____,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说明样品中含有___,则证明猜想___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____成立。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取该样品11g,全部溶液在100g水中,再逐渐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g,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 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 g。
(2)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 (共8题)
3.
只需要加入①Fe2(SO4)3 ② Na2CO3 ③ AgNO3 ④ 石蕊四种溶液中的一种,就能将BaCl2、HCl、 NaOH 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有(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4.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
5.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 |
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
7.
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 B.B C.C D.D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 B.对安全的认识 |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
C.对现象的认识 | D.对防锈的认识 |
①硝酸铵溶解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铵溶解时吸热 ②溶液滴加酚酞变红,溶液显碱性 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 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
A.A B.B C.C D.D
9.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可行的是( )
A.欲除去K2SO4中混有的少量(NH4)2SO4:取样品,滴加适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 |
B.为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可将其加水后滴加酚酞溶液 |
C.为除去炭粉中的CuO,可将其在空气中灼烧 |
D.用稀H2SO4可鉴别NaCl、NaOH、K2CO3、BaCl2四种白色固体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5题)
12.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请回答:
(1)B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
13.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是____;
14.
完成下列填空。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漏斗和玻璃棒。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
(3)若要测定东昌湖水质的酸碱性强弱,最适宜的是___(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石蕊试液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在实验室里,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漏斗和玻璃棒。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
(3)若要测定东昌湖水质的酸碱性强弱,最适宜的是___(填字母)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 石蕊试液
15.
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