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万宝镇广太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4月份)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24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简答题(共2题)

1.
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A和图B的操作中都缺少的仪器是_____,且在图B中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
(2)用图A改正后的装置进行过滤,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
(3)用图C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其原因是_____。改进的措施是_____。
2.
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___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___(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___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分级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请列举中水的一项用途:_____。
(3)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_____(填“硬水”或“软水”)。
(4)家庭用水水费清单中不包含的一项是_____(填序号)
A电费   B水资源费   C自来水费  D污水处理费
(5)如图2所示的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
①气体a为_____;
②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_____(填“>”或“=”或“<”)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
(3)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向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如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提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

①不同的碱溶液都有一些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填符号)。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②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流程题(共1题)

4.
莱芜素有“绿色钢城”之美誉,作为全国“钢铁十强企业”的莱钢集团为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建设提供了数万吨钢铁材料。
(1)莱钢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

(2)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当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在潮湿环境中接触时,因形成原电池,活泼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利用这一原理,为了保护轮船的钢质外壳,通常在行驶的轮船外壳上连接_____(填“铜板”、“锌板”)。

4.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
6.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铁B.氯化钠C.二氧化碳D.金刚石
7.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B.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因为分子停止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8.
化学家Tim Richard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338g
B.“小狗烯“由52个原子构成
C.“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D.“小狗烯”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4:9
9.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0.
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C.生活中常用的合金、塑料、蚕丝等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CO2、臭氧等
11.
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B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
鉴别化NH4Cl和NH4NO3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取样,分别加熟石灰研磨
D
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分别加硫酸铜溶液
 
A.AB.BC.CD.D
12.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磷肥可提升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②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发现
①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之一
②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③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①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制得烧碱
②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
 
A.A   B.B   C.C   D.D
13.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 点燃酒精灯
C.读取液体体积D.移走蒸发皿

5.填空题(共5题)

15.
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常常会看见白雾,是因为浓盐酸具有_____性;
(2)生活中,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去除铁锈,主要利用酸能与_____反应的化学性质;
(3)稀H2SO4能与BaCl2溶液反应,是因为_____离子和Ba2+结合生成了沉淀。
16.
下列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B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F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填化学符号),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填序号)。
(3)D、F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元素的原子序数 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7.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_____。
(2)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
18.
下侧表格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下图是KNO3、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表格和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0℃
30℃
60℃
90℃

13.3
45.8
110
202

35.5
36.0
37.1
38.1

0.18
0.16
0.12
0.08
 

(1)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可能是硝酸钾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欲使30℃时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溶剂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
(3)在30℃时,将5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约为_____g,将此混合物升温到90℃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甲的溶解度变大 B 甲溶液的质量变大 C 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不变
(4)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采取_____结晶方法。
19.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三次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提纯后的食盐中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等可溶性杂质.可将该食盐溶解后,依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调节至pH=_____,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更纯的氯化钠.请写出其中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0.
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采用B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一半小花变红,干燥部分无变化。此现象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
(4)实验室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由于该反应很剧烈,不便于氧气的收集,请你说一种办法来减慢反应速率___
(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制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装置是___(填字母编号)。
(6)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已知:SO2是一种没有颜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反应。利用下图实验进行收集,请你把集气瓶内的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7)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处放二氧化锰,B处放木炭,C中放澄清石灰水。

实验记录:①使装置内充满氮气。②在B处点燃酒精灯,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熄灭酒精灯;关闭K(其目的是___)。③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取下注射器,吸入过氧化氢溶液,插入胶塞,注入液体,同时打开K,A处产生气体,木炭不燃烧,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④在B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此实验说明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