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2011年3月11日,地震导致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各机组发生多次氢气爆炸和放射性物质碘﹣131(I﹣131)的泄露.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了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碘片可阻止游离碘进入甲状腺,含90%的碘化钾),在我国甚至还出现了抢购加碘盐(每千克含碘为35毫克)的荒唐事.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2)在加碘盐中的碘(I﹣127)是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的,那么每千克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约为_____毫克(计算结果取整数).
(3)该次爆炸的氢气主要由锆水反应产生.由于冷却系统故障,机组中大量冷却水被高温蒸发,水位急剧下降,堆芯一度露出水面3米,致使堆芯燃料温度持续上升超过1 300K,水蒸气与锆合金(Zr)包壳发生强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和二氧化锆(ZrO2).试写出水蒸气与锆合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2)在加碘盐中的碘(I﹣127)是以碘酸钾(KIO3)形式存在的,那么每千克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约为_____毫克(计算结果取整数).
(3)该次爆炸的氢气主要由锆水反应产生.由于冷却系统故障,机组中大量冷却水被高温蒸发,水位急剧下降,堆芯一度露出水面3米,致使堆芯燃料温度持续上升超过1 300K,水蒸气与锆合金(Zr)包壳发生强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氢气和二氧化锆(ZrO2).试写出水蒸气与锆合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
某实验小组要测定混有氯化钠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稀盐酸72.4g,测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80g。请帮助实验小组完成以下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克;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克;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在工业上常用作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等。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I:生成H2;猜想Ⅱ:生成O2;猜想Ⅲ:生成CO2。
(1)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Ⅲ不正确,理由是_____。
(2)(实验验证)
(拓展延伸)
(3)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产生气体,还有氢氧化钠生成,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构成氢氧化钠的粒子是_____(填粒子符号)。
(5)过氧化钠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I:生成H2;猜想Ⅱ:生成O2;猜想Ⅲ:生成CO2。
(1)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Ⅲ不正确,理由是_____。
(2)(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 无现象 | _____ |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 _____ | 猜想Ⅱ成立 |
(拓展延伸)
(3)同学们经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产生气体,还有氢氧化钠生成,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4)构成氢氧化钠的粒子是_____(填粒子符号)。
(5)过氧化钠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4.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酸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
(4)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酸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
4.推断题- (共1题)
5.
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_____,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_____,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若A是紫红色金属,D为难溶性碱。则D的化学式为_____,由C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A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A与水化合得B,C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的一种用途是_____,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单选题- (共15题)
9.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甲烷、乙醇、乙酸 |
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 |
C.纯净物:煤、石油、冰水的混合物 |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
10.
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钻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燃料,其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减少 |
B.反应前后碳元素质量不变 |
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CH2O2 |
D.可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12.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C.碱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可用碱溶液吸收SO2、CO,防止污染空气 |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3.
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
B.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
C.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溶于水中放热 |
D.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中和酸性 |
14.
下列实验方法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A | 除去CO中的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除去NaCl中的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鉴别NaCl溶液和NaNO3溶液 | 滴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D | 鉴别硬水和软水 | 加入肥皂水,观察是否有大量泡沫 |
A.A | B.B | C.C | D.D |
16.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 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A. 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 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7.
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归纳不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决定用途 | B日常生活经验 |
氧气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保护气 钨的熔点高﹣﹣用于制灯丝 |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搓洗 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
C化学与健康 | D安全常识 |
缺钙﹣﹣导致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 缺维生素C﹣﹣引起坏血病 | 皮肤沾上氢氧化钠溶液﹣﹣用稀硫酸中和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
A.A | B.B | C.C | D.D |
18.
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 B.NH4HCO3与KCl:加水 |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
6.填空题- (共4题)
21.
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写名称);写出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
(3)固体B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反应③中沉淀与H2O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写名称);写出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
(3)固体B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反应③中沉淀与H2O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
复方冬青油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的分子模型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该物质既属于氧化物,又是有机物 |
B.每个该物质中含有19个原子 |
C.该有机物中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D.复方冬青油软膏的有效成分化学式为_____ |
24.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20℃时,将2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3)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4)要从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得到A用_____方法.
(1)2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
(2)20℃时,将2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3)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
(4)要从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得到A用_____方法.

7.实验题- (共2题)
25.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又产生气泡,写出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过一会又产生气泡,写出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固体质量比反应前增大,据此推断,试管内溶液质量与反应前相比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