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新建中学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试(一)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2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简答题(共3题)

1.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2)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种。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2.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常用铜作导线,主要是利用了铜的______。
(2)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____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___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字母序号) 
A Al2(SO4)3溶液
B FeSO4溶液
C CuSO4溶液
(4)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写一条);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3)t2℃时,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可采取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物质。
(4)如图乙所示,20 ℃时,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再在试管中加入5 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

2.计算题(共2题)

4.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取该样品12g溶解在100g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
(1)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下同);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推断题(共1题)

6.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检验其组成,做了以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置于稀盐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
(1)试判断:白色固体中肯定含有_____,肯定没有_____,可能有_____。
(2)实验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7.
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2CO3、Ca(OH)2、NaOH;
猜想三:________;猜想四:Na2CO3、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猜想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溶液 
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无明显实验现象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
猜想___成立
 

5.单选题(共24题)

8.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aCl2→CaCO3
B.H2SO4→HCl
C.CO2→CO
D.KNO3→KCl
9.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30
17
2
反应后质量/g
m
39
0
10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是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10.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11.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铜B.水C.石油D.乙醇
12.
今年4月,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元素—碲,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碲是非金属元素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C.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g
D.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
13.
金昌市永昌县新城子镇通信堡村的“七彩花谷”花香四溢,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与空旷的戈壁、苍凉的山脉相映成趣。人们能闻到油菜花香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1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大理石C.碘酒D.液氧
15.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B. ②④的化学性质相同
C. ②的符号为Al+3 D. ①③形成的化合物是MgF2
16.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是
A.B.C.D.
17.
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8.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只有X、Z能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将Z投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X产生。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Y>XB.Z>X>YC.X>Z>YD.Y>Z>X
19.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20.
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
A.酸奶B.可乐C.豆浆D.玉米糊
21.
下列物质溶于水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硝酸铵B.氧化钙C.氯化钠D.氢氧化钠
2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括号内为杂质
方  法
A
CO2(CO)
点燃
B
C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CaCO3,充分反应后过滤
C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盐酸
D
Fe(Cu)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23.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NaOH
B. 过滤
C. 蒸发
D. 稀释浓硫酸
24.
下列各组内物质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
C.乙醇醋酸
D.冰干冰水
25.
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洗洁精
橙汁
牛奶
洁厕剂
pH
12.5
3
6.5
1
 
A.牛奶比橙汁酸性强B.洁厕剂显酸性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橙子D.洗洁精显碱性
26.
推理法在化学学习中至关重要。下列有关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
B.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体生成,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27.
农作物生长需要含较多氮、磷、钾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CO(NH22B.Ca(H2PO42C.(NH42SO4D.KNO3
28.
化学与能源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理想的清洁燃料
B.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29.
放学了,妈妈为小刚准备了如下的食谱。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    )
A.清蒸鱼B.凉拌黄瓜C.炒鸡蛋D.牛奶
30.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1.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6.选择题(共1题)

32.设m,n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① {#mathml#}αβαγ}βγ{#/mathml#}

② {#mathml#}αβmβ}mβ{#/mathml#}

③ {#mathml#}αmmβ}αβ{#/mathml#}

④ {#mathml#}mnnα}mα{#/mathml#}

其中,真命题是(   )

7.填空题(共2题)

33.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的元素符号_____。
(2)两个亚铁离子_____。
(3)标出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34.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现有四种物质:①小苏打、②干冰、③碳酸钙、④熟石灰。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是_____。
(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8.实验题(共2题)

35.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通过盛有_____的F装置除去水蒸气,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填“①”或“②”)口通入。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3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实验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3)粗盐提纯实验中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序号),以及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让余热蒸干剩余液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