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在质量为150g的烧杯中加入100g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50.4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____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图中A、B、C、D、E、F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单质,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___,E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
(3)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___,E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
(3)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
3.简答题- (共2题)
3.
根据下列所示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一实验所得液体静置,说明乙醇能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
(2)图二实验中,若观察到U形管右端液面_____(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图三实验中,若观察到_____,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1)将图一实验所得液体静置,说明乙醇能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
(2)图二实验中,若观察到U形管右端液面_____(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图三实验中,若观察到_____,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4.
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海水可以获取许多物质,如蒸发海水可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除氯化钠外,还含有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若按如图流程进行操作,可把粗盐提炼成精盐。

请回答:
①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准确控制在少量溶液乙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的氯化钠与提纯前原粗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请回答:
①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②请设计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准确控制在少量溶液乙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最后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的氯化钠与提纯前原粗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4.单选题- (共9题)
7.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某同学在做蒸发结晶的实验时,不停用玻璃棒搅拌溶液 |
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
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
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
8.
小明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的错误的是( )
A.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能乳化油污 |
B.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空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
C.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可以放心食用 |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9.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 通过灼热的炭粉 |
B | 鉴别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四种固体 | 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
C |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物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D |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现象 |
A.A | B.B | C.C | D.D |
10.
小朋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①③ B. ②③⑤ C. ③⑤ D. ②④⑤
①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 ①③ B. ②③⑤ C. ③⑤ D. ②④⑤
11.
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需要鉴别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 加入氯化铁溶液 | 用pH试纸检验 |
B | 碳酸钙和硫酸钡 | 加入稀盐酸 | 加入足量水 |
C | 稀盐酸和稀硫酸 |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滴加氯化钡溶液 |
D | 水和双氧水 |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观察颜色 |
A.A | B.B | C.C | D.D |
1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热固性塑料成型后再受热不会软化,可用于制造电源插座、开关 |
B.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 |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人们可以大量摄入,多吃无害 |
D.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人们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 |
5.填空题- (共6题)
14.
Ⅰ.图1中甲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乙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周期.
(2)图乙中m表示_____,m的值为_____,n的值为_____.
(3)硒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4)当 n=8时,该粒子带有_____个单位的负电荷.
Ⅱ.图2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对此反应叙述正确的有_____;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
C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D 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2)物质C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

(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____周期.
(2)图乙中m表示_____,m的值为_____,n的值为_____.
(3)硒元素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4)当 n=8时,该粒子带有_____个单位的负电荷.
Ⅱ.图2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对此反应叙述正确的有_____;
A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 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
C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D 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
(2)物质C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_____;
(2)2个氮气分子_____;
(3)2个氢原子_____;
(4)+6价的硫元素_____;
(5)氢氧化铁_____;
(6)缺少_____元素会得佝偻病;
(7)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8)5个硫酸根离子_____;
(9)4个铵根离子_____;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
(1)镁_____;
(2)2个氮气分子_____;
(3)2个氢原子_____;
(4)+6价的硫元素_____;
(5)氢氧化铁_____;
(6)缺少_____元素会得佝偻病;
(7)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
(8)5个硫酸根离子_____;
(9)4个铵根离子_____;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
17.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
(1)根据图1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4)某课外小组用废弃白铜(Cu、Ni)粉末分离得到Cu、Ni两种金属,其主要流程如图2(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已知:Ni与Fe化学性质相似,常见化合价为+2价。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由上述流程得出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1)根据图1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
(4)某课外小组用废弃白铜(Cu、Ni)粉末分离得到Cu、Ni两种金属,其主要流程如图2(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已知:Ni与Fe化学性质相似,常见化合价为+2价。
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由上述流程得出Cu、Ni、Zn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18.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________、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这种新能源是___________。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进行检验。
(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________、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这种新能源是___________。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进行检验。
19.
t1℃时,向盛有10mL水的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请回答:
(2)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2)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t1℃时,试管A上层清液溶质质量分数<试管B中溶质质量分数 |
B.保持温度不变,向试管A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C.若温度升高到t2℃,两支试管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分蒸发) |
D.蒸发一定质量的水,两支试管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