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化学式C6H8O6)就会患坏血病。
(1)“Vc”中含有_____ 种元素;““V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176mg“Vc”中含氧元素_____ mg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当这些“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片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_____片。
(1)“Vc”中含有_____ 种元素;““Vc”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176mg“Vc”中含氧元素_____ mg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如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当这些“Vc”完全来自如图的“维生素C”片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_____片。

2.
某同学对若干块矿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克?
(2)如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序号 | 加入稀盐酸质量(g) | 剩余固体质量(g) |
第1次 | 10 | 5.5 |
第2次 | 10 | m |
第3次 | 10 | 1.2 |
第4次 | 10 | 1.2 |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克?
(2)如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图中A、B、C、D、E、F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A为单质,C和E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___,E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
(3)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


(1)写出C、E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___,E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
(3)写出A与C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___。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也是实验室的常用药品,小明和小芳做了如下探究: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I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II 硫酸钠和硫酸;猜想III______。
(设计实验)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II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然后,对反应后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I 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II 硫酸钠和硫酸;猜想III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猜想_____不成立 |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 ____________ | 猜想II成立 |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为了证明猜想II成立,可以向废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粉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单选题- (共22题)
7.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2KNO3+3C+S
K2S+N2↑+3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A.CO2 | B.CO | C.NO | D.SO2 |
8.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Cl Na2CO3H2SO4
B. FeCl3Na2SO4KOH
C. BaCl2AgNO3Na2CO3
D. CuSO4 KNO3Na2SO4
A. NaCl Na2CO3H2SO4
B. FeCl3Na2SO4KOH
C. BaCl2AgNO3Na2CO3
D. CuSO4 KNO3Na2SO4
10.
如图是按元素周期表(局部)提供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铍和镁化学性质相似
B. 铝原子的核内有13质子
C. 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

A. 铍和镁化学性质相似
B. 铝原子的核内有13质子
C. 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
11.
大飞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氮化材料,已知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 B.+3 | C.+2 | D.+4 |
13.
如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稀硫酸 | 铜 | 过滤 |
B. | 铜粉 | 铁粉 | 用磁铁吸 |
C. | FeCl2溶液 | CuCl2 | 过量铁粉、过滤 |
D.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点燃 |
A. A B. B C. C D. D
16.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22.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火场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拨打火警119 |
B.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 |
C.高楼起火乘坐电梯逃生 |
D.高楼起火,火势很大时跳楼逃生 |
5.填空题- (共5题)
27.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9.
第三十届“中国水周”宣传主题: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保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用过滤柱进行过滤,过滤柱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2)可用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1)取回水样,静置后用过滤柱进行过滤,过滤柱中的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
(2)可用___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0.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1.
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5%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12.5%.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

(1)如图中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上述错误会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12.5%.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mL(填“10mL”“50mL”“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2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