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在质量为150g的烧杯中加入100g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50.4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____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_____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H2O2的质量。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中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无明显现象,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色气体;BaCO3、BaSO4难溶于水。试回答:
(1)丁物质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丁物质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7.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 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X属于有机化合物

A. 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 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 X属于有机化合物
13.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A物质50g;在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B物质100g,则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
A.无法比较 | B.A=B | C.A<B | D.A>B |
15.
近日,抖音上一段“可乐灭火”的视频在网上疯传,消防员猛力摇晃可乐瓶后,打开瓶盖,可乐从瓶中喷射而出,将火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乐能喷射而出,是因为压强发生了改变 |
B.消防员猛力摇晃是为了加快二氧化碳的逸出 |
C.电器起火时也能用“可乐灭火” |
D.“可乐灭火”不能完全代替灭火器 |
4.填空题- (共3题)
17.
广东乐昌古佛岩,因洞内的石笋和钟乳石,形状如仙似佛,前人在洞内安放过佛像,在洞口又建有佛寺而得名。石笋和钟乳石是由上亿年前海底沉积的石灰岩形成的,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请用化学用语描述下列带点部分:
(1)碳酸钙中的金属元素:_____。
(2)碳酸钙中所含的阴离子:_____。
(3)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
(4)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是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根(HCO3﹣)也是常见的原子团,化合价为﹣1价,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_____。
(1)碳酸钙中的金属元素:_____。
(2)碳酸钙中所含的阴离子:_____。
(3)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
(4)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是碳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碳酸氢根(HCO3﹣)也是常见的原子团,化合价为﹣1价,则碳酸氢钙的化学式为:_____。
18.
水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最多的物质:

(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选填序号)。
①CaCO3 ②Mg(OH)2 ③Ca2+、Mg2+ ④Na2SO4
(3)生活中通过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净化水时,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选填序号)。
①CaCO3 ②Mg(OH)2 ③Ca2+、Mg2+ ④Na2SO4
(3)生活中通过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9.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如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2)利用C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5”、“10”、“20”)mL的量筒。
(3)图中D操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1)如图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2)利用C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5”、“10”、“20”)mL的量筒。
(3)图中D操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20.
根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D装置中的一个玻璃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上看,该反应属于_____。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所得混合物中回收CaCl2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1)写出D装置中的一个玻璃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上看,该反应属于_____。可以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填“a”或“b”)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所得混合物中回收CaCl2的操作是_____(填序号)。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学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设计实验)
(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进行改良。
实验一:取5mL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然后加入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褪为无色,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二:对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NaOH;猜想三:有NaCl和HCl。
你认为猜想_______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 | __________ | 猜想___成立 |
(拓展应用)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有“南酸北碱”之说法,你认为需向酸性土壤中加入_____进行改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