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下列五幅图片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数据表示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没有具体单位.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五幅图中所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与所有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比较,你的发现是_____.
(2)图(Ⅰ)所示土壤中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中包括:土壤中的碳酸盐与酸(盐酸)作用:土壤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请你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图(Ⅴ)中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相对量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
(4)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
①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填字母符号)
A汽油 B液化石油气 C柴油 D木炭 E天然气 F焦炭 G柴草 H酒精
②煤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水等,由此你认为煤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推断的依据是_____.
③化石燃料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石油的裂解 B石油的分馏 C煤的焦化 D煤的气化 E煤的液化
④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7H16,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为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H3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请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对于燃烧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B通过控制温度(着火点以上或以下)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发生或停止
C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中储存的能量以光能或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D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燃烧利大于弊
E物质发生燃烧时都会产生火焰.

(1)将五幅图中所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与所有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比较,你的发现是_____.
(2)图(Ⅰ)所示土壤中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中包括:土壤中的碳酸盐与酸(盐酸)作用:土壤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请你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图(Ⅴ)中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相对量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
(4)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
①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填字母符号)
A汽油 B液化石油气 C柴油 D木炭 E天然气 F焦炭 G柴草 H酒精
②煤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水等,由此你认为煤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推断的依据是_____.
③化石燃料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A石油的裂解 B石油的分馏 C煤的焦化 D煤的气化 E煤的液化
④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7H16,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为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H3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请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6)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对于燃烧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B通过控制温度(着火点以上或以下)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发生或停止
C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中储存的能量以光能或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D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燃烧利大于弊
E物质发生燃烧时都会产生火焰.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试管a中铁粉全部溶解,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①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____;试管b中有③______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_____。为进一步确定试管a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和试管b所得固体的组成,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FeSO4;猜想二:⑤______。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猜想三:Cu; 猜想四:Fe和Cu。
(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⑥_______。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3)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______。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提出猜想)(1)试管a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FeSO4;猜想二:⑤______。
(2)试管b中固体的组成:猜想三:Cu; 猜想四:Fe和Cu。
(实验探究)甲图所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a、试管b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如乙图所示),他们惊奇地发现烧杯内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
(总结交流)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⑥_______。
(拓展探究)某混合溶液由硫酸铜和硫酸溶液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取192.4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往其中加入33.6g铁粉,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4g。计算:
(3)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原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______。
(5)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流程题- (共1题)
3.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湘江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端通入(填“a”或“b”),理由是_________。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
4.单选题- (共19题)
4.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3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Al3+、Na+、NO3﹣、CO32﹣ | B.NO3﹣、Cu2+、SO42﹣、OH﹣ |
C.Mg2+、K+、SO42﹣、Cl﹣ | D.Ca2+、Na+、HCO3﹣、Cl﹣ |
5.
某环保小组往100g含有H2SO4和CuSO4的废水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Cu(OH)2沉淀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H2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0.8g |
B.完全反应时共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24g |
C.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3% |
D.100g废水中含H2SO4的质量为0.98g |
7.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8.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 4∶9 B. 8∶1 C. 10∶11 D. 31∶44
A. 4∶9 B. 8∶1 C. 10∶11 D. 31∶44
12.
钼是植物和人体中重要的微量元素,是组成眼睛虹膜的重要成分,虹膜可调节瞳孔大小,保证视物清楚。已知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
A.+6 | B.+5 | C.+4 | D.+7 |
1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
D.燃着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
16.
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 |
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 |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 |
D.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
17.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序号 | 混合物 | 除杂试剂 |
A | 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 |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
B | 铜粉中混有少量氧化铜粉末 | 足量的稀盐酸 |
C | 碳酸钙中混有少量氯化钙 | 足量的水 |
D | 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稀硫酸 | 足量的硝酸钡溶液 |
A.A | B.B | C.C | D.D |
18.
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它们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都为20% |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80g溶液 |
C.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
D.t2℃,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乙 |
20.
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 B.苯甲酸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氢气 |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D.苯甲酸溶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
21.
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
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A.生成CO2的体积 | B.生成CaO的质量 |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
22.
神州11号飞船入轨后,航天员在太空享用第一顿美餐有五谷饼干、苹果罐头、五香鲽鱼、香辣豆干、酱香鸡肉肠、美味雪菜等,其中主要给航天员提供维生素的食品是( )
A.五谷饼干 | B.五香鲽鱼 | C.香辣豆干 | D.美味雪菜 |
5.选择题- (共1题)
6.填空题- (共6题)
24.
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1)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26.
如图为A、B、C、D、E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①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稳定结构的是②_____。
(2)E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①_____(填“明离子”或“阳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原子的②_____关系密切。
(3)由B元素和E元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1)A、B、C、D、E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①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稳定结构的是②_____。
(2)E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形成①_____(填“明离子”或“阳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原子的②_____关系密切。
(3)由B元素和E元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7.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并在答题纸上将所选的(A)或(B)用2B铅笔填涂为黑色。若两题均作答,计一道题分。
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并在答题纸上将所选的(A)或(B)用2B铅笔填涂为黑色。若两题均作答,计一道题分。
A | B |
“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传入中国。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其化学式为C6H8O6,C6H8O6由_____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含有的Al2O3属于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Al2O3中Al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属于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_____。 |
28.
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划目的是_____;
(2)铝比铁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却更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3)工业上,把赤铁矿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Fe2O3
2Fe+3CO2,其中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
(1)黄铜片与铜片互相刻划目的是_____;
(2)铝比铁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却更强,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
(3)工业上,把赤铁矿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Fe2O3

2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不含有有机物的是_____。
(2)老年人缺_____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3)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4)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5)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水污染
(7)过氧化钙( CaO2)能用于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8)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 1.0g 药品溶于水配制成 4.0mL 溶液 a;
②取 0.1mL 溶液 a,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b;
③取 0.1mL 溶液 b,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c;
④取 0.4mL 溶液 c,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1g 该药品可配制溶液d 的体积是_____mL。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不含有有机物的是_____。
(2)老年人缺_____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3)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
(4)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5)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作用。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水污染
(7)过氧化钙( CaO2)能用于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8)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 1.0g 药品溶于水配制成 4.0mL 溶液 a;
②取 0.1mL 溶液 a,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b;
③取 0.1mL 溶液 b,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c;
④取 0.4mL 溶液 c,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3,1g 该药品可配制溶液d 的体积是_____mL。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