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将40gKMnO4放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36.8g.求:
①生成O2_____________克?
②已分解的KMnO4是___________克?
③剩余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生成O2_____________克?
②已分解的KMnO4是___________克?
③剩余固体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1)小杰在一个玻璃瓶中装了半瓶液体,从另一个玻璃瓶中用镊子取出了一些固体颗粒,他把固体的小颗粒用镊子投入瓶中,立即将瘪气球的开口端套住瓶口,再用橡皮筋拉紧,如图1所示,不久,大家看到气球膨胀起来了,如图2,要产生这种现象,则可能的物质组合是:

(2)小明在塑料瓶里装了液体后,充入了一种气体,立即拧紧瓶盖,一会儿,瓶子变瘪了,如图2,要产生这种现象,则可能的物质组合是:

| 液体 | 固体 |
可能1 | _____ | _____ |
可能2 | _____ | _____ |
(2)小明在塑料瓶里装了液体后,充入了一种气体,立即拧紧瓶盖,一会儿,瓶子变瘪了,如图2,要产生这种现象,则可能的物质组合是:
| 液体 | 固体 |
可能1 | _____ | _____ |
可能2 | _____ | _____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华士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探究一)家庭小实验:物质的分类和鉴别.现厨房中有失去标签的矿泉水、白酒、酱油、白醋等四瓶液体.
请判断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请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对”或者“错”:
(1)小珠认为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就区别四种液体_____;
(2)小姗认为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四种液体_____;
(3)小柯认为可以通过是否燃烧的方法区别四种液体_____;
(4)小红认为可以通过品尝的方法区别四种液体_____.
(探究二)小瑚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填“Ⅰ”或者“Ⅱ”)错误.
(2)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发现木条_____,得出猜想Ⅱ的结论正确.
(探究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化学符号为P)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请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反应.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
(3)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填写序号,可以多选)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防止气体受热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探究一)家庭小实验:物质的分类和鉴别.现厨房中有失去标签的矿泉水、白酒、酱油、白醋等四瓶液体.
请判断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请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对”或者“错”:
(1)小珠认为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就区别四种液体_____;
(2)小姗认为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四种液体_____;
(3)小柯认为可以通过是否燃烧的方法区别四种液体_____;
(4)小红认为可以通过品尝的方法区别四种液体_____.
(探究二)小瑚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填“Ⅰ”或者“Ⅱ”)错误.
(2)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发现木条_____,得出猜想Ⅱ的结论正确.
(探究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化学符号为P)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1)请写出白磷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该反应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反应.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
(3)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_____(填写序号,可以多选)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防止气体受热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4.流程题- (共1题)
4.
某大型化工厂处理回收含铜废料的生产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2)流程(Ⅰ)中与铜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流程(Ⅱ)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4)为达到回收铜的目的,流程(Ⅲ)中加入的试剂X为_____;
(5)工业生产中该流程可能有何缺点?_____。

(1)操作a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2)流程(Ⅰ)中与铜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流程(Ⅱ)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4)为达到回收铜的目的,流程(Ⅲ)中加入的试剂X为_____;
(5)工业生产中该流程可能有何缺点?_____。
5.单选题- (共19题)
5.
有四位同学在分析一种含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时,得出以下组合.可能正确的一组是( )
A.CuSO4、Ba(OH)2、NaCl | B.Na2SO4、HCl、Ba(OH)2 |
C.KCl、HCl、H2SO4 | D.HCl、Na2CO3、H2SO4 |
6.
如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X | Y | Z |
A. | 金属 | 非金属 | 合金 |
B. | 溶质 | 溶剂 | 溶液 |
C. | 金属 | 固态非金属 | 单质 |
D. | 氧化物 | 含氧化合物 | 化合物 |

A.A B.B C.C D.D
9.
下列选项中方程式和分析均完全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选项 | 化学方程式 | 分析 |
A. | S+O2![]() | 该反应的现象是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
B. | Mg + O2=2MgO | 该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C. | 2H2O2![]() | 该反应可以用于氢气的制取 |
D. | Fe2O3+3CO![]() | 该反应可用于提取铁矿石中的铁 |
A.A B.B C.C D.D
10.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1.
两个或多个同时含氧酸分子之间可以脱水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酸,如磷酸H3PO4可形成H4P2O7或H5P3O10等,下列物质不属于硫酸(H2SO4)脱水后形成的是( )
A.H2S3O9 | B.H2S2O7 | C.H2S4O13 | D.H2S5O16 |
1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浓盐酸易挥发,用小木棍蘸取浓盐酸,过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
B.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 |
C.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生成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
18.
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
C.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
D.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
19.
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
C.图乙溶液中b溶液一定不饱和 |
D.30℃时a、b溶解度相等 |
2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CO2 | CO | 通入O2,点燃 |
B | CO2 | 水蒸气 | 通入足量氢氧化钠固体 |
C | Cu(NO3)2溶液 | AgNO3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过滤 |
D | KNO3溶液 | KOH溶液 | 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22.
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HCl溶液、Ca(OH)2溶液、NaCl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酚酞试液 | B.NaOH溶液 | C.CaCl2溶液 | D.Na2CO3溶液 |
6.填空题- (共2题)
24.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很密切,结合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填化学式)
(2)新买的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填一具体性质)
(3)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
(5)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指的是_____。(填“元素”或“原子”)
(6)“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7)南山区有“中国硅谷”的美誉,而品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晶体硅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1)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填化学式)
(2)新买的车内放入几包活性炭可减少异味,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填一具体性质)
(3)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
(5)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指的是_____。(填“元素”或“原子”)
(6)“双吸剂”的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铁粉能吸收空气中的_____。(填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7)南山区有“中国硅谷”的美誉,而品体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晶体硅的粒子是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