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学科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包粉末。它是由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铁粉和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混合而成,让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2)B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和_____等七种物质。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碱石灰干燥剂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2)BaCl2溶液显中性。
(猜想与假设)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Fe、Fe2O3、CaO、NaOH、Ca(OH)2、Na2CO3和_____等七种物质。
(进行实验)

甲组同学对滤渣B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①_____ ②_____ | 结论:滤渣B中有 Fe2O3,CaCO3.实验操作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答出一个即可) |
乙组同学对滤液C的成分进行探究,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酚酞试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 滤液C中有_____ |
(解释与结论)(1)乙组同学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该固体样品中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
2.单选题- (共15题)
2.
金属钨(W)可做白炽灯泡的灯丝。用黑钨矿[主要含有FeWO4(钨酸亚铁)]制得金属钨(W)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
4Na2WO4+2Fe2O3+4C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
H2O+WO3
④3H2+WO3
W+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①4FeWO4+4Na2CO3+O2

②Na2WO4+2HCl(热浓)=H2WO4+2NaCl
③H2WO4

④3H2+WO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 | B.反应①②③④的产物都有氧化物 |
C.反应①④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 D.为加快反应的速率,可将黑钨矿石碾成粉末 |
3.
毒品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冰毒的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冰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
B.完全燃烧时的生成物只有两种 |
C.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 |
D.H、N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
6.
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
B.冬天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因为分子停止运动 |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
9.
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该同学归纳正确的个数为( )
①C﹣12原子和C﹣13原子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不相同;
②空气质量级别从Ⅰ级到Ⅴ级,数字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③KMnO4和K2MnO4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团;
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⑤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体生成,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⑥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⑦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⑧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Zn
①C﹣12原子和C﹣13原子不同的原因是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不相同;
②空气质量级别从Ⅰ级到Ⅴ级,数字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③KMnO4和K2MnO4中含有相同的原子团;
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⑤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体生成,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⑥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⑦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⑧某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Zn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10.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
B.铁钉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
C.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 |
D.甲烷燃烧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 |
11.
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试剂、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粉 |
B | CO2 | CO | 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
C | ZnSO4溶液 | CuSO4溶液 |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NaCl溶液 | BaCl2溶液 |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4.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用湿布盖灭是为了隔绝氧气 |
B.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
C.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D.森林灭火时,建立隔离带是为了隔离可燃物 |
15.
2017年4月27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使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 |
B.垃圾露天焚烧处理 |
C.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
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
3.选择题- (共2题)
4.多选题- (共4题)
20.
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
A.为了证明物质中含碳酸盐,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然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B.为了证明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把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
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氯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
D.为了证明某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硫,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高锰酸钾溶液并摇晃 |
21.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O | CO2 | CuO | O2 |
B | CuSO4 | H2SO4 | HCl | Fe |
C | NaCl | Na2CO3 | KNO3 | NaOH |
D | Ca(NO3)2 | CaCl2 | CaCO3 | Ca(OH)2 |

A.A | B.B | C.C | D.D |
22.
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CuSO4、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对应溶液pH>7
B. 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种
C. m=3.31
D. 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淀

A. a点对应溶液pH>7
B. 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种
C. m=3.31
D. 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淀
5.填空题- (共4题)
24.
现有以下物质:①活性炭;②食醋;③葡萄糖;④维生素A;⑤石墨;⑥熟石灰;⑦小苏打;⑧天然气。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是_____。
(2)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
(3)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5)常用作发酵粉的是_____。
(6)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
(7)人体缺乏后能导致夜盲症的是_____。
(8)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1)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是_____。
(2)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
(3)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5)常用作发酵粉的是_____。
(6)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
(7)人体缺乏后能导致夜盲症的是_____。
(8)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
25.
我们的生活、生产、环保、科技都离不开化学,正是化学的存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现代气息。
(1)食物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也是我们身体中各种元素的来源,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均衡膳食,使摄人的各种营养成分保持适当比例。某校食堂午餐的食谱是:米饭,西红柿炒鸡蛋,清炒油菜,萝卜汤,其中能为学生提供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
(2)某面料的主要成分是棉花聚酯纤维,其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___;
(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是:_____;
(4)钢铁是人类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它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写物质名称)等发生化学反应而锈蚀。
(1)食物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也是我们身体中各种元素的来源,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均衡膳食,使摄人的各种营养成分保持适当比例。某校食堂午餐的食谱是:米饭,西红柿炒鸡蛋,清炒油菜,萝卜汤,其中能为学生提供富含糖类的食物是_____;
(2)某面料的主要成分是棉花聚酯纤维,其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_____;
(3)倡导“低碳”生活,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是:_____;
(4)钢铁是人类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它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写物质名称)等发生化学反应而锈蚀。
26.
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
(2)在指定温度下,不饱和KNO3溶液所对应的点是___(选填“M“、“N”或“P”)。
(3)20℃时,将40g 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溶液的质量不变
B 有晶体析出
C KNO3的溶解度减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1)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
(2)在指定温度下,不饱和KNO3溶液所对应的点是___(选填“M“、“N”或“P”)。
(3)20℃时,将40g 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溶液的质量不变
B 有晶体析出
C KNO3的溶解度减小
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6.实验题- (共2题)
27.
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以下仪器:

(1)请写出图中②的仪器名称: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也能生成CO2,该方法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因是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1)请写出图中②的仪器名称: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CO2,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也能生成CO2,该方法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因是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8.
某学习小组拟在实验室里利用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Mg3N2),直阅资料可知Mg,Mg3N2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2Mg+O2
2MgO; ②3Mg+N2
Mg3N2; ③2Mg+CO2
2MgO+C
④Mg+H2O
MgO+H2↑ ⑤Mg3N2+6H2O
3Mg(OH)2↓+2NH3↑

(1)制取氮化镁的实验设计思路:用镁和氮气反应,之前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装置B灼烧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_____
(2)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D→C→_____(填“B→A”或“A→B”)
(3)通入空气后,应先点燃B装置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是_____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中产物是氮化镁,方案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①2Mg+O2



④Mg+H2O



(1)制取氮化镁的实验设计思路:用镁和氮气反应,之前必须将空气中的O2、CO2、H2O除去制得干燥纯净的N2.装置B灼烧铁粉为了除去空气中_____
(2)气流流经装置的顺序是D→C→_____(填“B→A”或“A→B”)
(3)通入空气后,应先点燃B装置的酒精灯,如果同时点燃A、B装置的酒精灯,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是_____
(4)设计一个实验,验证A中产物是氮化镁,方案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