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10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5

1.综合题(共2题)

1.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黄酮醋酸类化合物L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部分有机化合物转化的反应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C7H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A→B所属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2)C→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分子中含有酯基
c. 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4)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试剂b是______。
(5)H与I2反应生成J和H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以A和乙烯为起始原料,结合题中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苯乙酸乙酯(),参照下列模板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
2.
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回收的某种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废极片的主要成分为钴酸锂(LiCoO2)和金属铝,最终可得到Co2O3及锂盐。

(1) “还原酸浸”过程中,大部分LiCoO2可转化为CoSO4,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LiCoO2+3H2SO4+□ □CoSO4+□ +□ + □ 。__________
(2) “还原酸浸”过程中,Co、Al浸出率(进入溶液中的某元素质量占固体中该元素总质量的百分数)受硫酸浓度及温度(t)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工艺流程中所选择的硫酸浓度为2 mol.L-1,温度为80 oC,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
A.Co的浸出率较高B.Co和Al浸出的速率较快
C.Al的浸出率较高D.双氧水较易分解

(3)加入(NH4)2C2O4后得CoC2O4沉淀。写出CoC2O4沉淀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Co2O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若初始投入钴酸锂废极片的质量为1 kg,煅烧后获得Co2O3的质量为83 g,已知Co的浸出率为90%,则钴酸锂废极片中钴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5)已知“沉锂”过程中,滤液a中的c(Li+)约为10-1 mol·L-1,部分锂盐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Li2SO4
Li2CO3
0 oC
36.1 g
1.33 g
100 oC
24.0 g
0.72 g
 
结合数据分析,沉锂过程所用的试剂b是________(写化学式),相应的操作方法:向滤液a中加入略过量的试剂b,搅拌,________,洗涤干燥。

2.单选题(共7题)

3.
电解Na2CO3溶液制取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阴极产生的物质A是H2
B.溶液中Na+由阳极室向阴极室迁移
C.阳极OH放电,H+浓度增大,CO32-转化为HCO3-
D.物质B是NaCl,其作用是增强溶液导电性
4.
右图所示为锌铜原电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盐桥的作用是传导离子
B.外电路电子由铜片流向锌片
C.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 +2e- =Zn
D.外电路中有0.2 mol 电子通过时,铜片表面增重约3.2 g
5.
丁子香酚可用于制备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子香酚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B.丁子香酚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是羟基和醚键
C.1 mol丁子香酚与足量氢气加成时,最多能消耗4 mol H2
D.丁子香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鸡蛋、肉类,可使其中的蛋白质变性
B.明矾[KAl(SO4)2·12H2O]用于净水是因为它有氧化性
C.将海水中钢闸门连接电源负极可防止其被腐蚀
D.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7.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乙炔前,对气体进行验纯
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沿试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
C.蒸馏时,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
D.将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置于阴凉处
8.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获得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现象
最终由黄色沉淀生成
4mol/LH2SO4溶液生成的氢气多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醋酸溶液中产生气泡,硼酸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结论
溶解度AgI<AgCl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反应生成气体中含有乙烯
酸性:醋酸>碳酸>硼酸
 
A.AB.BC.CD.D
9.
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1中,每生成1 mol ClO2有0.5 mol SO2被氧化
B.从母液中可以提取Na2SO4
C.反应2中,H2O2做氧化剂
D.采用减压蒸发可能是为了防止NaClO2受热分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