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费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02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7

1.流程题(共2题)

1.
工业上可通过如图所示的工艺流程处理工厂排放的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获得氢气。

(1)主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膜反应器中反应的类型是_____。
(3)该工艺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2.
CaCl2应用广泛,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为原料生产CaCl2的流程如图。

(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3)滤液1中的溶质有HCl、FeCl3、MgSO4和_____。
(4)滤液1中加入适量BaCl2的化目的是_____。
(5)滤液2中加入Ca(OH)2可以除去HCl、MgCl2和_____。
(6)滤液3呈碱性,为使溶液pH降低,可加入适量的_____。

2.综合题(共1题)

3.
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图1):

①A 中现象_____;B 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反应。
②通过 A 和 B 实验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达到实验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实验 C 中物质充分反应后,猜想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
Ⅰ. Fe(NO32、Cu(NO32、AgNO3;Ⅱ. Fe (NO32、AgNO3;Ⅲ.Fe (NO32、Cu(NO32;Ⅳ._____。其中只有一个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填编号)
④进行定量实验(图2)可确定猜想。
操作Ⅰ是_____。根据数据分析,③中猜想_____成立(填编号)。

3.计算题(共1题)

4.
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5g放入烧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__。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

4.科学探究题(共1题)

5.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在学习“酸和碱”后,张娟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进行再探究。想到实验生成的二氧化硫是非金属氧化物,提出疑问: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酸?
为此,张娟同学做了如A实验:将点燃的硫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有少量的水)中反应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后,盖紧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振荡集气瓶;再打开玻璃片,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随后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的石蕊试液,瓶中液体变为红色。张娟同学产生许多困惑这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怎样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去?
资料:在涉及的反应中,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似;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化学式为H2SO3);亚硫酸还可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
请你帮助张娟同学解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如图示B、C、D中所给实验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变红色。实验操作_____;
(2)写出生成亚硫酸氧化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以上化学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
(5)为更多的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散发至空气中。有以下试剂,你认为用来代替集气瓶中的水最为合适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饱和氧氧化钙溶液;②饱和氯化钠溶液;③浓盐酸;④饱和氢氧化钠溶液
(6)请结合你所学知识,为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空气中污染空气,可行的做法有_____。

5.简答题(共1题)

6.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_____;
(2)小明用利用温度计测出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而变化的曲线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如图2),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_____7(填(用“<”“=”或“>”);
(3)如果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
A  BaCl2 B  HCl   C  CuSO4 D  NaCl
(4)在C点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现象为_____。

6.单选题(共9题)

7.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C4H6SB.C4H4SC.C4H4S2D.C8H8S
8.
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原子的质子数是34
B.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n的值为6
D.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9.
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2O3属于氧化物
B.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C.C2O3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0.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①可以作为H2的发生装置
B.装置②干燥C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
C.装置③可作O2的收集装置
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并进行验满的方法
11.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约为2:1
1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此可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B.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C.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样品
实验操作
A
Fe2(SO4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H2SO4
足量的Fe2O3过滤
B
CuO粉末中混有少量的C粉
过量稀盐酸,过滤
C
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K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
 
A.AB.BC.CD.D
14.
现代社会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建材释放有害气体
B.劣质黏合剂释放的甲醛有毒气体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D.烹饪时产生的油烟
15.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主题知识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主题
知识与应用
A
化学与生活
预防坏血病﹣﹣服用维生C
B
化学与能源
改善能源结构﹣﹣开发太阳能、氢能
C
化学与环境
减少白色污染﹣﹣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D
化学与安全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先做灯火试验
 
A.AB.BC.CD.D

7.填空题(共2题)

16.
初中阶段:物质得氧和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高中阶段: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的,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化合价改变判断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选填序号),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填化学式)。
A Na2CO3+CaCl2═CaCO3↓+2NaCl
B Fe+CuSO4═Cu+FeSO4
C Ca(HCO32CaCO3↓+CO2↑+H2O
D CaO+H2O=Ca(OH)2
17.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填化学式),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煤燃烧产生的_____(填化学式)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填化学用语,写出一种即可)。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X的化学式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