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1002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9

1.流程题(共2题)

1.
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气态氧化物,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
某种铁的冶炼流程如下图所示。

(1)“燃烧室”中CH4燃烧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整个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种。
(3)若用CO还原含160 t Fe2O3的赤铁矿,则炼出铁的质量为______t。

2.计算题(共1题)

3.
复方氢氧化镁片[有效成分Mg(OH)2]和复方碳酸镁片[有效成分MgCO3]是两种常见的抗胃酸药。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Mg(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用复方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MgC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2)用复方氢氧化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小组对“自制小火箭”的发射动力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火箭升空主要利用反冲原理:大量高温气体由火箭下方的喷气口向下喷出,使火箭获得向上的反作用力。当反作用力大于火箭受到的重力及空气阻力之和时,火箭飞离地面。
②醋酸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
探究一:火箭发射的化学动力
同学们利用上图所示装置,选择不同的化学反应,在常温下进行火箭模拟发射实验,相关数据如下。
序号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H2O2溶液
MnO2
质量
飞行距离
醋酸溶液
Mg
质量
飞行距离
氧化钙质量

体积
飞行距离
质量分数
体积
质量分数
体积
1
7.5%
100 mL
1 g
10.1 m
15%
100 mL
1.2g
10.6 m
5 g
100 mL
0
2
15%
100 mL
1 g
12 m
15%
100 mL
1.6g
11.7 m
10 g
100 mL
0
3
30%
100 mL
1 g
17 m
15%
100 mL
2g
12 .5m
15 g
100 mL
0
 
探究二:实验组3失败的原因
(猜想与假设)氧化钙固体已经变质,其成分可能是:
猜想1: CaCO3 猜想2:CaCO3和Ca(OH)2    猜想3:CaCO3、Ca(OH)2和CaO
(进行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步骤Ⅱ.过滤。
步骤Ⅲ.取滤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步骤Ⅳ.试管外壁不发烫,酚酞溶液不变色。······
(解释与结论)
(1)探究一中,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作为火箭动力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一中,分析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实验数据可知,火箭发射的化学动力与__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3)探究二中,步骤Ⅲ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
(4)探究二中,通过步骤Ⅳ得出滤液中不含氢氧化钙,则对应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探究二中,根据步骤Ⅳ的现象,就可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没有______。
(6)实验室中的生石灰应__________保存。

4.简答题(共1题)

5.
铁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1)菠菜中含有“铁”,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__(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2)铁制容器不能盛装硫酸铜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选择题组(共1题)

6.
依据溶解度曲线和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小题1】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210 gB.160 gC.150 gD.60 g
【小题2】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①、②、③中,只有③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D.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6.科普阅读题(共1题)

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巧克力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某巧克力部分营养成分见图1。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的主原料,含水、单宁、可可脂等物质。制作巧克力时,可可豆发酵过程中减少了单宁的含量,从而降低了可可的苦味,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醋酸等物质。再通过精炼,让巧克力拥有滑顺的口感,通过去酸使巧克力透出清香,回火铸型后得到成型的巧克力。
可可脂是一种主要由三种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熔点在34~36C,恰好低于口腔温度,但高于体表(手掌)温度。几种固体脂的融化曲线如图2所示。
某巧克力的营养成分
项目  每100 g
热量   520 kJ
糖类   59.5 g
脂肪   31.93 g
蛋白质 5.78 g
钠 48 mg
钾 331 mg
 
图1

图2
巧克力含有丰富的多源苯酚复合物,是防止心脏病的天然卫士。巧克力中的糖分还能起到缓解压力,消除抑郁情绪的作用。巧克力由于可可脂的特性,在夏天,表面会形成白色晶状物,类似白霜,影响观感,并不影响巧克力的质量,可放心食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巧克力中含有的营养素有_______________(答1种即可)。
(2)可可豆发酵的过程属于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根据图2可知,10C时固体脂指数最小的是__________。
(4)解释巧克力“只融在口,不融在手”这句广告词中蕴含的科学原理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心脏病患者可适当食用巧克力
B 巧克力中因含有单宁等物质使其略带苦味
C 巧克力在口中能瞬间融化是因为其固体脂指数随温度变化大

7.单选题(共9题)

8.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6B.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9.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可分C.分子在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10.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豆浆C.牛奶D.雪碧
11.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
A.Cl2B.2Cl2C.2ClD.2Cl-
1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生成物的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烧发白光
B.该反应放热
C.生成一种无色气体
D.烧杯中的物质是水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铁锅炒菜——导热性B.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与水反应
C.盐酸除铁锈——与金属反应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与酸反应
14.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
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
C.空气中部分成分的含量:
D.部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5.
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的是
A.铁B.钙C.锌D.碘
16.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中,均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A.烧杯B.量筒C.玻璃棒D.漏斗

8.实验题(共6题)

17.
如图是纳米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锥形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18.
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已知:A的容积为250 mL,B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1)检查 A装置的气密性。打开 K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_______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测定 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打开K1,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 NaOH溶液(足量),关闭K1,充分反应后,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B 中的水进入 A 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60 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_ %。
19.
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等质量的铁片、镁片、锌片,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用温度传感器测得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
(2)分析如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0.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______对碳酸钠溶解性的影响。
(2)实验2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21.
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加入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22.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组:(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9道)

    实验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