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095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0

1.科普阅读题(共1题)

1.
⑴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在三亚考察时指出,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强创新协作,加快打造深海研发基地,加快发展深海科技事业,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发展。

海水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我们应予以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
①海水淡化的常见方法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②海水制镁工艺中,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为_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我国著名化学家_____创立了联合制碱法,极大优化了纯碱Na2CO3的生产工艺。
⑵我国有9900多万公顷盐碱地,根据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分为滨海盐渍区、黄淮海平原盐渍区、荒漠及荒漠草原盐渍区、草原盐渍区四大类型。盐碱地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农作物产量极低,甚至寸草不生。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有些地区春季地表水分蒸发强烈,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而聚集在土壤表层,此即"返盐"季节;有些地区到了秋季,土壤中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Na2SO4•10H2O),人们将上述现象俗称为“春泛盐,秋泛硝”。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2可知,50℃时,两者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_____。
②将40℃等质量的Na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
③40℃时,将25gNa2SO4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Na2SO4的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结合图2中的溶解度曲线,试解释“秋泛硝”的原理_____。
⑤盐碱地也是一种珍贵的土地资源,许多科技工作者正以满腔热情投入到治理盐碱地的工作中,目前已有许多可喜的实质性进展。

下列方法措施中,不能改良盐碱地的是_____(选填序号之一)。
A向盐碱地里撒施大量熟石灰
B春秋季平整土地,适时耙地,并适量灌水洗盐
C施用有机肥料(能产生有机酸)和高效复合肥,并配合使用富含活性菌的土壤改良剂
D种植沙枣、白榆、胡杨、滨柃、枸杞等耐盐碱的植物

2.单选题(共4题)

2.
下列古诗文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中,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坐看云起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暗香浮动月黄昏——有香味的粒子在不停运动
C.吹尽狂沙始到金——金原子的结构和性质都很稳定
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原子
3.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缓慢氧化生成Fe2O3,则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也生成Fe2O3
B.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铁中的氧元素,所以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可推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4.
CO2和CO的混合气体5g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8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吸收,测得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6.6克,则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A.9:16B.1:2C.3:8D.17:8
5.
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银粉加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含有Ag+
B.滤渣中可能含有单质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普阅读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