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68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1

1.综合题(共1题)

1.
图1所示的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加剧了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

(1)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固氮过程中,N2只做氧化剂
B.在硝化细菌作用下发生的硝化过程需要有氧化剂参与
C.反硝化过程有助于弥补人工固氮对氮循环造成的影响
D.同化、氨化过程中,氮元素均从无机物转移至有机物
(2)硝化过程中,NH3转化成HN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硝化过程中,CH3OH可作为反应的还原剂,请将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5CH3OH + 6NO3-N2↑ + 4HCO3- +□______+□
(4)利用下表数据进行估算,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共价键
N≡N
H—H
N—H
断开1mol共价键所需能量(kJ)
946
436
391
 
(5)电解法合成氨因其原料转化率大幅度提高,有望代替传统的工业合成氨工艺。电解法合成氨的两种原理及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

①图2中,a电极上通入的X为_______。
②图3中,d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若图2和图3装置的通电时间相同、电流强度相等,电解效率分别为80%和60%,则两种装置中产生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色酮类化合物K具有抗菌、降血脂等生理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R’OH+RCOOH

(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根据系统命名法,F的名称是__________。
(2)B→C所需试剂a是__________;试剂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
(3)C与足量的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G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已知:①2HJ+H2O;②J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两组峰。以E和J为原料合成K分为三步反应,写出有关化合物的结构简式:E_________J_________中间产物1_________中间产物2_________

3.单选题(共5题)

3.
松香中含有松香酸和海松酸,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者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相同
C.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二者均能与H2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发生反应
4.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原子半径:K> Ca> MgB.碱性:NaOH> Mg(OH)2>Al(OH)3
C.热稳定性:HF> HCl> H2SD.酸性:H2SO3> H2CO3> H2SiO3
5.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实验室制取氨
提取纯净的Br2
鉴别Na2CO3和NaHCO3
 
A.AB.BC.CD.D
6.
为检验某加碘食盐中是否含有KIO3,取相同食盐样品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已知:KIO3 + 5KI + 3H2SO4=3I2 + 3K2SO4 + 3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仅由实验①就能证明食盐样品中存在KIO3
B.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I+ O2 + 4H+=2I2 + 2H2O
C.实验③能证明食盐样品中不存在KIO3
D.以上实验说明离子的还原性:I> Fe2+
7.
下列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
B
C
D




计算机中的硅芯片
蛋糕中的人造奶油
保暖服装的涤纶面料
汽车发动机的陶瓷部件
 
A.AB.BC.CD.D

4.实验题(共1题)

8.
金属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工业上采用一定方法处理含镍废水使其达标排放并回收镍。某电镀废水中的镍主要以NiR2络合物形式存在,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NiR2 (aq)  Ni2+(aq) +2R-(aq)  (R-为有机物配体,K=1.6×10-14
(1)传统的“硫化物沉淀法”是向废水中加入Na2S,使其中的NiR2生成NiS沉淀进而回收镍。
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NiS沉淀生成的同时会有少量Ni(OH)2沉淀生成,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i(OH)2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硫化物沉淀法”镍的回收率不高,处理后废水中的镍含量难以达标。“铁脱络-化学沉淀法”可达到预期效果,该法将镍转化为Ni(OH)2固体进而回收镍。工艺流程如下:

“脱络”(指镍元素由络合物NiR2转化成游离的Ni2+)过程中,R与中间产物·OH(羟基自由基)反应生成难以与Ni2+络合的·R(有机物自由基),但·OH也能与H2O2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Fe2+ + H2O2 Fe3+ + OH +·OH  …………i
R + ·OH  OH+ ·R  …………ii
H2O2 +2·OH  O2↑ + 2H2O  …………iii
实验测得“脱络”过程中H2O2的加入量对溶液中镍去除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①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加入Fe2+和H2O2能够实现“脱络”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分析图中曲线,可推断过氧化氢的最佳加入量为_________ g·L-1;低于或高于这个值,废水处理效果都下降,原因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