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 2H2(g)
CH3OH(g) △H
(1)已知CO(g)、H2(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 △H=-283kJ•mol-1, △H=-286kJ•mol-1,且CH3OH(g)+3/2O2(g)
CO2(g)+2H2O(l) △H=-761kJ•mol-1;则CO(g)+ 2H2(g)
CH3OH(g)的△H= 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CO和H2制备甲醇生产效率和产量;工业生产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实验室模拟用CO和H2反应来制甲醇,在250 ℃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25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在图1中画出反应开始至第6 min时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并标出合适的纵坐标。_______

(4)利用电解甲醇水溶液制备氢气最大的优点就是需要的电压低,装置如图2,写出 阳极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g)+ 2H2(g)

(1)已知CO(g)、H2(g)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 △H=-283kJ•mol-1, △H=-286kJ•mol-1,且CH3OH(g)+3/2O2(g)


(2)为了提高CO和H2制备甲醇生产效率和产量;工业生产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实验室模拟用CO和H2反应来制甲醇,在250 ℃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10 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变化如下表所示:
| 2 min | 4 min | 6 min |
CO | 0.07 | 0.05 | 0.05 |
H2 | x | 0.10 | 0.10 |
CH3OH | 0.03 | 0.05 | 0.05 |
①25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在图1中画出反应开始至第6 min时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并标出合适的纵坐标。_______

(4)利用电解甲醇水溶液制备氢气最大的优点就是需要的电压低,装置如图2,写出 阳极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3题)
2.
葡萄糖不仅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而且还能转化成其他重要的调味品。以淀粉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有机物葡萄糖、A、B、C、D,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为有浓郁香味,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
(1)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________。
(2) 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A+ 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有机物A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 有机物A、B、D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 两分子B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
D 往淀粉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碘水,如果溶液未变蓝色,则说明淀粉水解完成

请回答:
(1)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________。
(2) 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 A+ 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有机物A与金属钠反应比水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
B 有机物A、B、D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C 两分子B在浓硫酸作用下可以形成六元环状化合物
D 往淀粉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碘水,如果溶液未变蓝色,则说明淀粉水解完成
3.
为探究白色固体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所加试剂都是过量的):

其中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1请回答:
(1)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 气体B的电子式________。
(3) 溶液D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其中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16 g·L-1请回答:
(1)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 气体B的电子式________。
(3) 溶液D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4.
以下是某药物中间体L的合成路线:
已知:
RCH2COOH
请回答: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有机物A转化成B的条件是铁粉作为催化剂
B 有机物C转化成D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C 用铜丝蘸取有机物B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显绿色
D 有机物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 E+G→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原子
(5)设计以F为原料合成G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RCH2COOH

请回答: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有机物A转化成B的条件是铁粉作为催化剂
B 有机物C转化成D原子利用率可达100%
C 用铜丝蘸取有机物B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显绿色
D 有机物D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 E+G→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A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
①含有苯环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原子
(5)设计以F为原料合成G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5.
将铁与铜的粉末按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比例混合均匀,取出mg混合物,投入到100mL 3mol·L-1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试计算:
(1)如果固体完全溶解,则m最大值为____。
(2)如果溶液中Cu2+浓度为0.25 mol·L-1,则m值为________。
(1)如果固体完全溶解,则m最大值为____。
(2)如果溶液中Cu2+浓度为0.25 mol·L-1,则m值为________。
4.单选题- (共10题)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7Cl2和35Cl2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 |
B.甲酸(HCOOH)、草酸(HOOC-COOH)互为同系物 |
C.C60与C70互为同素异形体 |
D.淀粉(C6H10O5)n和纤维素(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
B.苯与氢气生成环己烷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
C.将3 mol Cl2与1mol乙烷混合光照,可以得到1molC2Cl6 |
D.乙醛可以被氧气氧化为乙酸,乙酸又能被氢气还原成乙醛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往蛋白质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钠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加水后沉淀不溶解 |
B.苯与CCl4两种有机物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
C.葡萄糖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 |
D.油脂与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
11.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W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 Y | | W |
| | Z | |
A.原子半径X、Y、W、 Z依次增大 |
B.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W强 |
C.Y元素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比Z弱 |
D.X、Z元素能形成化学式为XZ2的化合物 |
12.
下列关于微粒间作用力与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物质呈固体时不导电,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则该物质一定是离子晶体 |
B.H2O和CCl4的晶体类型相同,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C.F2、Cl2、Br2、I2的沸点逐渐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 |
D.干冰溶于水中,既有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也有共价键的破坏 |
13.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SiO2等)制备,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2FeO•Cr2O3+4Na2CO3+ 7NaNO3
4Na2CrO4+Fe2O3+4CO2+7NaNO2
b.Cr2O42-+2H+
Cr2O7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a.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2FeO•Cr2O3+4Na2CO3+ 7NaNO3

b.Cr2O42-+2H+

A.步骤①反应中Na2CrO4和Fe2O3为氧化产物 |
B.步骤①熔融、氧化可以在石英坩埚中进行 |
C.滤渣2中含有H2SiO3 |
D.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小有利于Cr2O72-生成 |
15.
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主要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 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
5.实验题- (共2题)
16.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及加热仪器已略).

(1)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______
(2)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橙黄色,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溶液呈紫色,则证明了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但是有同学对该结论提出异议,可能理由是___________。
(3)烧杯F中的亚硫酸钠溶液用来吸收尾气,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尾气吸收后溶液中含有 SO42-_____。

(1)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______
| a | b | c | d |
Ⅰ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Ⅱ | 碱石灰 | 无水氯化钙 | 浓硫酸 | 无水氯化钙 |
Ⅲ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2)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橙黄色,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溶液呈紫色,则证明了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但是有同学对该结论提出异议,可能理由是___________。
(3)烧杯F中的亚硫酸钠溶液用来吸收尾气,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尾气吸收后溶液中含有 SO42-_____。
17.
葡萄糖酸锌作为补锌药,具有见效快、吸收率高、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葡萄糖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
反应原理:CH2OH(CHOH)4CHO + H2O2
CH2OH(CHOH)4COOH + H2O
2CH2OH(CHOH)4COOH + ZnO
Zn[CH2OH(CHOH)4COO] 2 + H2O
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相关信息如下:
葡萄糖酸锌易溶于水,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图1
实验中所涉及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图2装置先制备葡萄糖酸,再与ZnO反应制备
葡萄糖酸锌),图3为抽滤装置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图3中a装置的名称____________。
(2)30%H2O2所用的物质的量大概是葡萄糖的3倍,而且并未一次性与葡萄糖混合,而是利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是__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
(4)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颈烧瓶中的葡萄糖酸锌晶体转入到抽滤装置中时,瓶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瓶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到抽滤装置中,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
A 无水乙醇 B 饱和NaCl溶液 C 70%乙醇水溶液 D 滤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用银氨溶液来替代30%H2O2将葡萄糖转变成葡萄糖酸,既经济又方便
B ZnO粉末与葡萄糖酸反应时,利用磁力搅拌可以增大ZnO粉末与葡萄糖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C 在抽滤过程中,如果吸滤瓶中的液体快接近支管口时,则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并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溶液
D 将葡萄糖酸锌晶体放在干燥器中可以防潮,在干燥器中放有干燥剂,并添加了无水CoCl2来指示是否得更换干燥剂,如果CoCl2为蓝色,说明干燥剂已经失效
反应原理:CH2OH(CHOH)4CHO + H2O2

2CH2OH(CHOH)4COOH + ZnO

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相关信息如下:
葡萄糖酸锌易溶于水,在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图1
实验中所涉及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图2装置先制备葡萄糖酸,再与ZnO反应制备
葡萄糖酸锌),图3为抽滤装置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恒压滴液漏斗的支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图3中a装置的名称____________。
(2)30%H2O2所用的物质的量大概是葡萄糖的3倍,而且并未一次性与葡萄糖混合,而是利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是______________,物质B是________________。
(4)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颈烧瓶中的葡萄糖酸锌晶体转入到抽滤装置中时,瓶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需选用液体将瓶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到抽滤装置中,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_______。
A 无水乙醇 B 饱和NaCl溶液 C 70%乙醇水溶液 D 滤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用银氨溶液来替代30%H2O2将葡萄糖转变成葡萄糖酸,既经济又方便
B ZnO粉末与葡萄糖酸反应时,利用磁力搅拌可以增大ZnO粉末与葡萄糖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C 在抽滤过程中,如果吸滤瓶中的液体快接近支管口时,则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并从吸滤瓶的支管口倒出溶液
D 将葡萄糖酸锌晶体放在干燥器中可以防潮,在干燥器中放有干燥剂,并添加了无水CoCl2来指示是否得更换干燥剂,如果CoCl2为蓝色,说明干燥剂已经失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3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