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研究碳、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对于环境的改善有重大意义。
(1) 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

已知: NO(g)+O3(g)=NO2(g)+O2(g) △H=-200.9kJ/mol
2NO(g)+O2(g)=2NO(g) △H=-116.2kJ/mol
则NO 与O3 只生成NO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设想将CO按下列反应除去: 2CO(g)=2C(s)+O2(g) △H>0,请你分析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 填“是”或“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0mo1NO和2.030mol 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①结合上表的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00℃时,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0.1000mo1NO,再次平衡后,NO 的体积分数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氢钠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写出开始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Ksp(BaCO3) =2.5×10-9,Ksp(BaSO4) =1.0×10-10,控制条件可实现如下沉淀转换:
BaSO4(s)+CO32-(aq)=BaCO3(s)+SO42-(aq)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欲用1LNa2CO3 溶液将0.01molBaSO4 全部转化为BaCO3,则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应不低于_________。
(1) 氧化还原法消除NOx的转化如下:

已知: NO(g)+O3(g)=NO2(g)+O2(g) △H=-200.9kJ/mol
2NO(g)+O2(g)=2NO(g) △H=-116.2kJ/mol
则NO 与O3 只生成NO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人设想将CO按下列反应除去: 2CO(g)=2C(s)+O2(g) △H>0,请你分析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_____( 填“是”或“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也可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1000mo1NO和2.030mol 固体活性炭,生成A、B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测得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 固体活性炭/mol | NO/mol | A/mol | B/mol |
200℃ | 2.000 | 0.0400 | 0.0300 | 0.0300 |
335℃ | 2.005 | 0.0500 | 0.0250 | 0.0250 |
①结合上表的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200℃时,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0.1000mo1NO,再次平衡后,NO 的体积分数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氢钠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可制得硫酸,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写出开始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Ksp(BaCO3) =2.5×10-9,Ksp(BaSO4) =1.0×10-10,控制条件可实现如下沉淀转换:
BaSO4(s)+CO32-(aq)=BaCO3(s)+SO42-(aq) ,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欲用1LNa2CO3 溶液将0.01molBaSO4 全部转化为BaCO3,则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应不低于_________。
2.
环丁基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1)A属于烯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该反应生成的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的副产物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3)E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
(4)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写出聚丙烯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1mol 该同分异构体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88g气体。

(1)A属于烯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该反应生成的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的副产物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
(3)E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
(4)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写出聚丙烯酸乙酯在 NaOH 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写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1mol 该同分异构体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88g气体。
3.
(1)氯化铁溶液用于检验食用香精乙酰乙酯时,会生成紫色配合物,其配离子结构如图所示。

①此配合物中,基态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此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③此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④氯化铁在常温下是固体,熔点为 306℃,沸点为 315℃,在 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氯化铁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2)基态A 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A 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黑球代表铜原子)。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A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与NH3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NH3 的键角大于H2O的键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该晶体中 Cu 原子和A 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pm(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①此配合物中,基态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此配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③此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 B.金属键 | C.极性键 | D.非极性键 E.配位键 F.氢键 G.σ键 H.π键 |
(2)基态A 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5,铜与A 形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黑球代表铜原子)。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A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与NH3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NH3 的键角大于H2O的键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该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则该晶体中 Cu 原子和A 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pm(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2.单选题- (共5题)
4.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电化学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X 为铝片,Y 为镁片,Z 为NaOH,将开关K 置于B 处则Y 为原电池的负极 |
B.若X 为铜片,Y 为铁片,Z 为CuSO4,将开关K置于A 处可实现在铁片上镀铜 |
C.若X 为铁片,Y 为锌片,Z 为NaCl,将开关K置于A或B 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 |
D.若X、Y 均为碳棒,Z为NaOH,将开关K置于A 处,Y 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 2↑ |
5.
下列关于有机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 均可在在人体内水解转化为葡萄糖,为人类提供能量 |
C.分子式为 C4H8O且能和金属钠反应的有机物共有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D.分枝酸结构简式如图![]() |
6.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 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 -![]() |
B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显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Na+,一定没有K+ |
C | 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 0.1mol/L NaClO溶液和 0.1mol/L CH3COONa 溶液的pH | 比较HC1O 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D | 浓硫酸与乙醇170℃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 制得的气体为乙烯 |
A.A | B.B | C.C | D.D |
7.
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c的最高化合价为其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3 倍,c 与d 同周期,d 的原子半径小于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 c>d 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d>c>b
C. a与其他三种元素都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b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A. 简单离子半径: c>d 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d>c>b
C. a与其他三种元素都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b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8.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二氧化硅 |
B.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的主要成分为 Ca(OH)2 |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物燃料经过脱硫脱硝处理,可以减少 SO2、 NO2的排放 |
D.2M+N=2P+2Q, 2P+M=Q(M、N 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
3.实验题- (共2题)
9.
二氯二氢硅(SiH2C12)常作于外延法工艺中重要的硅源。易燃、有毒,与水接触易水解,沸点8.2℃。在铜催化作用下,HCl 与硅在250-260℃反应可以制得SiH2Cl2.
(1) 利用浓硫酸、浓盐酸为原料,选用A 装置制取HC1,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性。
(2)D 装置中生成二氯二氢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照气体从左到右方向,制取SiH2Cl2的装置连接次序为a→___→___→f→g→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其中装置C 用到2 次).其中装置B 的作用是____;前面装置C 中装的药品为______,后面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4)新的制取SiH2Cl2方法是: 往硅粉中先通入Cl2在300-350℃反应生成SiCl4,然后再与HCl 在250-260℃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产率。如果通入气体次序相反,产率会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利用浓硫酸、浓盐酸为原料,选用A 装置制取HC1,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性。
(2)D 装置中生成二氯二氢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 按照气体从左到右方向,制取SiH2Cl2的装置连接次序为a→___→___→f→g→___→___→_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其中装置C 用到2 次).其中装置B 的作用是____;前面装置C 中装的药品为______,后面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4)新的制取SiH2Cl2方法是: 往硅粉中先通入Cl2在300-350℃反应生成SiCl4,然后再与HCl 在250-260℃反应,可以大大提高产率。如果通入气体次序相反,产率会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0.
高氯酸铵NH4ClO4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实验室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1)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 NH4ClO4 和 NaCl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30 和 0.15, 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 _______、冰水洗涤、干燥。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氯化铵溶液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则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 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则定,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按上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 准确称取样品a g 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50mL 水溶解。
步骤3: 准确量取40.00mL、0.1000mol/L H2SO4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 经分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00mL、3mol /LNaOH 溶液。
步骤5: 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 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 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H2SO4至终点时消耗NaOH 标准溶液VmL。
①步骤3 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②样品中NH4Cl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取消步骤6,则对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中 NH4ClO4 和 NaCl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30 和 0.15, 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NH4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_______、______、 _______、冰水洗涤、干燥。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氯化铵溶液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则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 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则定,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按上图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 准确称取样品a g 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50mL 水溶解。
步骤3: 准确量取40.00mL、0.1000mol/L H2SO4溶解于锥形瓶中。
步骤4: 经分液漏斗向蒸馏瓶中加入20.00mL、3mol /LNaOH 溶液。
步骤5: 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 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 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7:向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c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H2SO4至终点时消耗NaOH 标准溶液VmL。
①步骤3 中,准确量取40.00mL.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
②样品中NH4ClO4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取消步骤6,则对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