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61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6

1.综合题(共2题)

1.
β一受体阻滞剂盐酸艾司洛尔(F)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4)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三取代芳香族化合物X是E的同分异构体,1molX与足量的NaHCO3反应可生成44.8L(标准状况)CO2,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且其峰面积之比为9:2:2:2:1。写出2种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以苯甲醇和丙二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2.
TiO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半导体光催化剂,能有效地吸附有机污染物(如甲醛、甲苯等)和含氮化合物(如NH3、CN等)转化为CO2和N2等小分子物质。
(1)Ti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甲醛HCHO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分子中碳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π键和σ键的个数之比为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是因为氨和水的分子均是_________,还因为___________。
(4)甲苯分子中能够共平面的原子最多为____个;苯环不易被卤素加成,而比较容易被卤素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含CN的污水毒性极大,用NaClO先把CN氧化为CNO,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再将CNO氧化为无污染的气体。请写出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______分子或离子,写一种)。
(6)Ti[(CN)4]2-中Ti2+与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不考虑空间构型,Ti[(CN)4]2-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7)Ti的某氧化物和CaO相互作用能形成钛酸盐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Ti4+位于立方体的顶点,Ca2+ 处于立方体的中心)。该晶体中,Ti4+和周围____ 个O2-相紧邻;若该晶胞的密度为dg/cm3则钛氧键的键长为______pm (用带NA的代数式表示)。

2.单选题(共3题)

3.
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是目前的研究热点,2017 年《科学》杂志报道的一种将CO转化为烃和醇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式只有1种
B.装置工作时,H+向X极区移动,Y极周围溶液的pH 增大
C.X 极上得到CH3OH 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4H2O+12e-==2CH3OH+3O2
D.若X极生成1mol C2H4 和lmol CH3OH,电路中流过18 mol 电子
4.
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5.
下表中的实验内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

向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乙二醇(HOCH2CH2OH)
将乙二醇转化为乙二酸 (H2C2O4)

向5mL0.1mol/LAgNO3溶液中滴加1mL0.1mol/L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lmL0.1mol/L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验证AgCl 的溶解度比AgI大

向KI 溶液中滴入Cu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但无气体产生,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
说明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室温下,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植物油和矿物油中分别加入烧碱溶液,加热,冷却后观察是否分层
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室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

3.实验题(共2题)

6.
醋酸镍[ (CH3COO)2Ni]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种以含镍废料(含NiS、Al2O3、FeO、CaO、SiO2) 为原料,制取醋酸镍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相关离子生成氢氧化物的pH和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1)将粉碎的含镍废料酸浸时要不断搅拌,粉碎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节pH步骤中,溶液pH的调节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1和滤渣3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步骤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浸过程中,lmol NiS失去6NA个电子,同时生成两种无色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温度下对含镍 废料进行酸浸,镍浸出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 酸浸的最佳温度与时间分别为________℃、 _______min。
7.
二茂铁可用作燃料的节能消烟剂、抗爆剂等。实验室制备二茂铁装置示意图如右下图(二茂铁熔点是173℃,在100℃时开始开华;沸点是249℃)。实验步骤为:

①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5g粉末状的KOH,并从仪器a中加入60mL无水乙醚到烧瓶中,充分搅拌,同时通氮气约10min;
②再从仪器a滴入5.5mL新蒸馏的环戊二烯(密度0.95g/cm3),搅拌;
③将6.5g无水FeCl2与(CH3)2SO(二甲亚砜,作溶剂)配成的溶液25mL装入仪器a中,慢慢滴入仪器c中,45min滴完,继续搅拌45min;
④再从仪器a加入25mL无水乙醚搅拌;
⑤将c中的液体转入仪器d,依次用盐酸、水各洗涤两次,分液得橙黄色溶液;
⑥蒸发橙黄色溶液,得二茂铁粗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c的适宜容积应为_________:①100mL、②250mL、③500mL;仪器a使用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KOH、FeCl2、C5H6反应生成二茂铁[Fe(C5H5)2]和KC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⑦是二茂铁粗产品的提纯,该过程在右图中进行,其操作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确证得到的是二茂铁,还需要进行的一项简单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终得到纯净的二茂铁3.7g,则该实验的产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