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8届高三第七次理综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58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综合题(共3题)

1.
有机化合物I是治疗制揽伤的药物,合成I的--种路线如下:

已知:

②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组峰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C的结构简式________,D的化学名称________。
(2)C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3)H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
(4)X与B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相对分子质量比B大14,X的结构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3:3的有________ (写结构简式)。
(5)写出用乙烯为原料制备化合物(丁二酸二乙酯)的合成路线_______ (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2.
铁及其氧化物是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2)铁元素常见的离子有Fe2+和Fe3+,稳定性Fe2+_____Fe3+(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
(3)纳米氧化铁能催化火管推进剂NH4ClO4的分解,NH4+的结构式为______(标出配位键),其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与 ClO4-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或离子为_________(任写两种)。
(4)金属铁晶体原子采用体心立方堆积。则铁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 (用含π的式子表示)。
(5)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图所示,它由A、B方块组成。则该化合物中Fe2+、Fe3+、O2-的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已知该晶体的密度d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胞参数为______nm(用含d和NA的代数式表示)。

(6)一种铁、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其中碳原子位于铁原子形成的八面体的中心。每个铁原子又为两个八面体共用。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3.
铜阳极泥是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重要的“二次资源”。其合理处理对于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一种从铜阳极泥中分离提取多种金属元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分金液的主要成分为[AuCl4]-;分金渣的主要成分为AgCl和PbSO4;分银液中主要成分为[Ag(SO3)2]3-,且存在[Ag(SO3)2]3-Ag++2SO32-
(1)①“分铜”时,单质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过程中需控制适当温度,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的原因为_______。
②已知“分铜”时各元素的浸出率如下表所示。
 
Cu
Au
Ag
浸出率/%
85.7
0
4.5
 
“分铜”时加入足量的NaCl的主要作用为__________
(2)“分金”时,单质金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沉银”时,需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pH=4。已知: ,其中X表示SO32-、HSO3-或H2SO3,δ(x)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分析能够析出AgCl的原因为_________
②调节溶液的PH不能过低,理由为__________
(4)“沉银液”加碱调至pH=8.0,Na2SO3可再生并循环利用,其再生原理为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已知离子浓度≤10-5mol/L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Ksp[Pb(OH)2]=2.5×10-16.
Ksp[Sb(OH)3])=10-41. 浸取“分银渣”可得到含0.025mol/L Pb2+的溶液( 含少量Sb3+杂质)。欲获得较纯净的Pb2+溶液,调节PH的范围为________。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2.单选题(共4题)

4.
一种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H4+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装置工作时,a极周围溶液pH降低
C.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NH4+脱除率一定越大
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是:2NO3--2e-=N2↑+3O2
5.
四元轴烯(a)、苯乙烯(b)、立方烷(c)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和c两种
B.a、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a、c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b的一氯代物有五种
D.a、b、c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6.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周期。X、Y、Z、W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化合物,X为二元化合物且为强电解质,W的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离子半径:C+>D3+>B2-
B. C的单质的熔点低于D的单质的熔点
C. 电解C、E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可生成C、E对应的单质
D. 由A、B、E形成的化合物都含有共价键,溶液都呈强酸性
7.
氧化铅(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H2C2O4CO↑+CO2↑+H2O。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淀)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①处酒精灯,当装置⑤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再点燃装置③处酒精灯
B.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①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③处酒精灯
C.装置②④⑤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
D.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NaOH溶液吸收等方法

3.实验题(共1题)

8.
高氯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常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根据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已知:①高氯酸铵受热分解为N2、Cl2、O2和H2O;②Mg3N2易水解;③Cu与N2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不反应。
(1)写出高氯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Mg3N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2)现有23.5g NH4ClO4分解,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验证其分解产物并计算分解率。(注:①装置中空气已除尽;②装置可重复使用;③B~F装置中的试剂均过量且能与相应物质反应完全。)

①用E装置质量的增加来验证生成的气体产物之一,则E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②请按气流由左至右的方向连接装置:A →E→D →B→______→_____→_______→E (选择B~F装置,并用B~F字母填空)。
③证明产物中有Cl2的实验现象:________。
④反应结束后,若C装置质量增加了2.38g,则NH4ClO4的分解率是:________%。
(3)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杂质中不含NH4+)还可用蒸馏法测定(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组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准确称取样品a g(不超过0.5g)于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50mL水溶解。
步骤2:准确量取40.00mL 约0.1mol/L H2SO4于锥形瓶中。
步骤3:向蒸馏烧瓶中加入20mL 3mol/L NaOH溶液;加热蒸馏使NH3全部挥发。
步骤4: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
步骤5:向锥形瓶中加2~3滴甲基橙,用c mol/L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标准溶液V1 mL。
步骤6:重复实验2~3次。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2中,准确量取40.00ml H2SO4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
②为获得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