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请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制备清洁液体燃料甲醇。已知: 800℃时
反应①:2H2(g)+CO(g)
CH3OH(g) △H="-90.8" kJ/mol
反应②:H2(g)+CO2(g)
H2O(g)+CO(g) △H=+41.2kJ/mol
(1)写出用CO2与H2反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反应①,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

①压强P1_____P2(填“>”“<”或“=”,下同)
②平衡常数K(状态C)_____K(状态D)
③反应速率:V逆(状态A)_____V逆(状态B)
(3)对于反应②,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2和CO。进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若该反应在恒容,绝热的容器中进行,当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平衡可能发生移动
C.恒温恒容条件下,若改变反应物的投入量,△H的值不发生变化
D.恒温恒容条件下,若投入气体的总量保持不变,设起始投料比[n(H2)/n(CO2)]=X,当X=2或1/2时,H2O的体积分数不变。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下图2所示,在0-15h内,对反应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一种新利CO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上图3所示,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电极A处产生的CO2有部分参与循环利用,其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制备清洁液体燃料甲醇。已知: 800℃时
反应①:2H2(g)+CO(g)

反应②:H2(g)+CO2(g)

(1)写出用CO2与H2反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反应①,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

①压强P1_____P2(填“>”“<”或“=”,下同)
②平衡常数K(状态C)_____K(状态D)
③反应速率:V逆(状态A)_____V逆(状态B)
(3)对于反应②,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2和CO。进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若该反应在恒容,绝热的容器中进行,当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时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向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氦气,平衡可能发生移动
C.恒温恒容条件下,若改变反应物的投入量,△H的值不发生变化
D.恒温恒容条件下,若投入气体的总量保持不变,设起始投料比[n(H2)/n(CO2)]=X,当X=2或1/2时,H2O的体积分数不变。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下图2所示,在0-15h内,对反应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一种新利CO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上图3所示,该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电极A处产生的CO2有部分参与循环利用,其利用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代。第三代就是铜铟镓硒CIGS等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薄膜硅系太阳能电池。完成下列填空:
(1)亚铜离子(Cu+)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硒和同周期相邻的元素砷的第一电离能I1的大小:I1(As)__I1(Se)。用原子结构观点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生成加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BF3·NH3中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B与N 之间形成________键。
(4)单晶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若将金刚石晶体中一半的C原子换成Si原子且同种原子不成键,则得如图所示的金刚砂(SiC) 结构。金刚砂晶体属于_________(填晶体类型),在SiC结构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
(1)亚铜离子(Cu+)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硒和同周期相邻的元素砷的第一电离能I1的大小:I1(As)__I1(Se)。用原子结构观点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价电子数少于价层轨道数),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生成加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BF3·NH3中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B与N 之间形成________键。
(4)单晶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结构相似,若将金刚石晶体中一半的C原子换成Si原子且同种原子不成键,则得如图所示的金刚砂(SiC) 结构。金刚砂晶体属于_________(填晶体类型),在SiC结构中,每个C原子周围最近的C原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3.
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已略去):

已知:
I.
(R1、R2为烃基或氢原子)
II.
(R1、R2为烃基或氢原子)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C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C→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G→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是C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性质或特征: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②能使溴水褪色;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H 的结构有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 1:2:2: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3CH2OH为原料制备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已知:
I.

II.

(1)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C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C→D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E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G→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是C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性质或特征: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②能使溴水褪色;③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则H 的结构有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 1:2:2: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3CH2OH为原料制备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3.单选题- (共4题)
4.
有机物M、N、Q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
B.N在NaOH 的水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Q |
C.Q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共面 |
D.N 的同分异构体有7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不包括本身) |
6.
PASS 是新一代高效净水剂,它由X、Y、Z、W、R 五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是所有原子中半径最小的,Y、R 同主族,Z、W、R同周期,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 倍,Z 是常见的金属元素,其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溶于氨水,W单质是人类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下列说法正确是
A.Y、Z、R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减小 | B.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
C.热稳定性: X2R< WX4 | D.Z与Y 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 |
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
C.“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晶等操作 |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升作和凝华过程 |
4.实验题- (共1题)
8.
硒(Se)、碲(Te)为VIA族元素,是当今高新技术新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为Cu2Te、Ag2Se和少量金属单质及其他化合物,工业上从其中回收碲、硒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I.Se 单质难溶于水。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
II.元素碲在溶液中主要以Te4+、TeO32-、HTeO3-等形式存在;
III.25℃时,亚碲酸(H2TeO3)的Ka1=1×10-3,Ka2=2×10-8。
(1)Se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0.1mol/L的H2TeO3电离度(当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叫做电离度) 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加入浓硫酸焙烧前常将阳极泥中大块颗粒先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SeO2与SO2在冷却后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分离出Se单质的操作①为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焙砂中碲以TeO2形式存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溶液①,其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过量的NaOH除外)。工业上也可以通过电解溶液①得到单质碲。已知电解时的电极均为石墨,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溶液①中加入硫酸时控制溶液的pH 为4.5~5.0,生成TeO2沉淀,如果H2SO4过量,将导致碲的回收率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将纯净的TeO2先溶于盐酸得到四氯化碲,然后再将SO2通入到溶液中得到Te单质,请写出由四氯化碲得到Te单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已知:
I.Se 单质难溶于水。TeO2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
II.元素碲在溶液中主要以Te4+、TeO32-、HTeO3-等形式存在;
III.25℃时,亚碲酸(H2TeO3)的Ka1=1×10-3,Ka2=2×10-8。
(1)Se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0.1mol/L的H2TeO3电离度(当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总分子数的百分数叫做电离度) 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加入浓硫酸焙烧前常将阳极泥中大块颗粒先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SeO2与SO2在冷却后通入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分离出Se单质的操作①为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4)焙砂中碲以TeO2形式存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溶液①,其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过量的NaOH除外)。工业上也可以通过电解溶液①得到单质碲。已知电解时的电极均为石墨,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溶液①中加入硫酸时控制溶液的pH 为4.5~5.0,生成TeO2沉淀,如果H2SO4过量,将导致碲的回收率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将纯净的TeO2先溶于盐酸得到四氯化碲,然后再将SO2通入到溶液中得到Te单质,请写出由四氯化碲得到Te单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