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5月)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24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5

1.推断题(共1题)

1.
醇酸树脂固化成膜后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绝缘性,下面是一种成膜性良好的醇酸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   ②RCH=CH2RCH2CH2Br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C制备D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制备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D是甘油的同系物
B.C是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C.F不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D.只用硝酸银溶液,就可以检出CH3CH2CH2CH2Br中是否含有溴原子
(4)写出D、F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醇酸树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芳香族化合物X是的同分异构体,X遇FeCl3溶液显紫色,可发生消去反应,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1∶1∶1∶2∶2∶3。写出符合要求的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6)请参考本题信息写出以CH3CH=CH2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线路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4题)

2.
TPE (四苯基乙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TPE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关于TPE的说法正确的是
A.TPE的分子式为C26H22B.TPE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TPE与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TPE的一氯代物有3种
3.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p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与s均为酸性氧化物B.原子半径:W<Y<X
C.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D.Z的含氧酸是一种强酸
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C
比较HCl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D
验证H2O2的氧化性比Fe3+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A.AB.BC.CD.D
5.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铁车用大部分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B.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写道:“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这里的“石碱”是指KOH

3.实验题(共2题)

6.
黄血盐[亚铁氰化钾,K4Fe(CN)6]目前广泛用做食盐添加剂(抗结剂),制备黄血盐的一种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绿矾晶体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变质需要添加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步骤Ⅴ所用的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艺中用到剧毒的HCN溶液,含CN-的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25℃时,Ka(HCN) =6.25×10-10
①HCN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25℃时,反应CN-+H2OHCN+O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含CN-废水的处理方法之一是:pH控制在11左右,用氯气将废水中CN-氧化成CO2和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近日,一条“盐里面加进了亚铁氰化钾”危害身体健康的信息在网上流传。已知K4Fe(CN)64KCN+FeC2+N2↑,氰化钾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6.4 mg·kg-1 (即每1kg体重6.4 mg),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中黄血盐的最大使用量为10 mg·kg-1。假设烹饪过程中黄血盐发生上述分解,一名60Kg男子每天摄入60g食盐是否达到氰化钾的半数致死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说明)。
7.
三氯氧磷(POCl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氯化剂和催化剂。
已知:①KSCN+AgNO3=AgSCN↓+KNO3
②Ksp(AgCl) > Ksp(AgSCN);
③磷酸银可溶于硝酸;
④PCl3和POCl3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性质
PCl3
-111.8
74.2
137.5
均为无色液体,遇水均剧烈水解,生成含氧酸和氯化氢,两者互溶。
POCl3
2.0
105.3
153.5
 
实验室制取POCl3并测定产品纯度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制备POCl3可用氧气氧化液态PCl3的方法。实验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如下:

(1)装置C中盛装PCl3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氧化PCl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组装完成后,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4)装置C的反应温度控制在60-65℃之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定产品中POCl3纯度的实验步骤:
①实验Ⅰ结束后,待反应器中液体冷却到室温,准确称取1.3300 g的POCl3粗产品(杂质不含氯元素),置于盛有50.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00mL溶液;
②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30.00mL0.1200mol·L-1AgNO3标准溶液;
③加入少量硝基苯,用力摇动,静置;
④加入指示剂,用0.1000 mol·L-1KSCN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溶液,到达终点时共用去12.00mLKSCN溶液。
(5)滴定过程中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溶液。
(6)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测得产品中POCl3的纯度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