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8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29020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8/14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聚合物H ()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广泛用于各种刹车片,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C、D、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Diels-Alder反应: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__。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
(2)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B→C”的反应中,除C外,另外一种无机产物是_______。
(3)D+G→H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Q是D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任写一种)。
(5)已知:乙炔与1,3-丁二烯也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以1,3-丁二烯和乙炔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2.综合题(共1题)

2.
工业上用含三价钒(V2O3)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有Al2O3、CaO等杂质),钙化法焙烧制备V2O5,其流程如下:

(资料):+5价钒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与溶液pH 的关系:
pH
4~6
6~8
8~10
10~12
主要离子
VO2+
VO3
V2O74
VO43
 
(1)焙烧:向石煤中加生石灰焙烧,将V2O3转化为Ca(VO3)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
①Ca(VO3)2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若焙砂酸浸时溶液的pH=4,Ca(VO3)2溶于盐酸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酸度对钒和铝的溶解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酸浸时溶液的酸度控制在大约3.2%,根据右图推测,酸浸时不选择更高酸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沉:将浸出液中的钒转化为NH4VO3固体,其流程如下:

①浸出液中加入石灰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3(VO4)2。向Ca3(VO4)2沉淀中加入(NH4)2CO3溶液,可使钒从沉淀中溶出。结合化学用语,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NH4)3VO4溶液中加入NH4Cl溶液,控制溶液的pH=7.5。当pH>8时,NH4VO3的产量明显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产品中V2O5的纯度:称取ag产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VO2)2SO4溶液。再加入b1mL c1mol·L1(NH4)2Fe(SO4)2溶液(VO2++2H++Fe+==VO2++Fe3++H2O)。最后用c2mol·L1KMnO4溶液滴定过量的(NH4)2Fe(SO4)2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b2mL。已知MnO4被还原为Mn2+,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V2O5的质量分数是______。(V2O5的摩尔质量:182 g·mol1

3.单选题(共4题)

3.
化合物 (a)、 (b)、 (c)同属于薄荷系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a、b、c都能使溴水褪色
C.由a生成c的反应是氧化反应D.b、c互为同分异构体
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因其可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分别是X、W两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戊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25℃时0.1mol/L戊溶液的pH为13,工业上通过电解丙和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乙、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W>Y>X
B.Z分别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没有共价键
C.元素Y与X、Z都能组成两种化合物
D.乙与戊的水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6.
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脱除废水中氨氮(NH3)的流程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
B.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4e- = 2H2O + O2
C.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2 + OH- = Cl- + HClO
D.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4.填空题(共1题)

7.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硫、钴及其相关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o原子价电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第四电离能I4(Co)<I4(Fe),其原因是____;Co与Ca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单质钴的熔沸点均比钙大,其原因是____。
(2)单质硫与熟石灰加热产物之一为CaS3,S32的空间构型是____,中心原子杂化方式是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是____(任写1种)。
(3) K 和Na位于同主族,K2S的熔点为840℃,Na2S的熔点为950℃,前者熔点较低的原因是____。
(4)S 与O、Se、Te位于同一主族,它们的氢化物的沸点如下左图所示,沸点按图像所示变为的原因是____。


(5)钴的一种化合物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
①已知A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0,0,0),C点为(1/2,1/2,1/2),则B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
②已知晶胞参数为a=0.5485n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g·cm-3 (列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5.实验题(共1题)

8.
叠氮化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最理想的气体发生剂原料。下面是工业水合肼法制备叠氮化钠的工艺流程;

已知NaN3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难溶于水的AgN3;有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CH3OH
—9
64.7
与水互溶
水合肼(N2H4•H2O)
2
113.5
与水、醇互溶,
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亚硝酸甲酯(CH3ONO)
—17
—12
溶于乙醇、乙醚
 
请回答:
(1)步骤Ⅰ中NaNO2与稀硫酸发生副反应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在空气中可以转化为另一种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步骤Ⅱ中生成NaN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室模拟步骤Ⅱ实验装置如下图(装置中冷却水省略,下同):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发现温度在20℃左右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最高,但是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因此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X处连接的最合适装置应为下图中的_________。

A     B C D
(3)步骤Ⅱ、Ⅲ中制备叠氮化钠并对溶液A进行蒸馏的合理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
①打开K1、K2,关闭K3 ②打开K3 ③加热 ④关闭K1、K2
(4)步骤Ⅳ对溶液B加热蒸发至溶液体积的1/3,NaN3结晶析出。
①步骤Ⅴ可以用______________洗涤晶体。
A.水 B.乙醇    C.乙醇水溶液    D.乙醚
②沉淀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是以淡黄色K2CrO4溶液作指示剂,将AgNO3标准溶液滴入样品溶液,至少量Ag2CrO4出现,即溶液呈淡红色为终点。AgNO3溶液要装在棕色的酸式滴定管里进行滴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
A.滴定管和移液管管尖不可接触锥形瓶内壁
B.滴定时滴液速度应先快后慢,接近终点时一滴一摇
C.滴定过程中可用蒸馏水将锥形瓶壁上粘附的溶液冲下
D.若未等滴定管液面稳定就读数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E.若发现滴液过量,可回滴样品溶液,至红色褪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