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A、B、C都是常见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工业上常以烃的含氧衍生物X为主要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PCL{HO(CH2)5COOH}及阻燃剂四溴双酚A。合成线路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X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7倍,遇FeCl3溶液显紫色;C为O。
②ROH
RBrOHBr。
③RCOCH2R′
RCOOCH2R′。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B→C还需要的反应试剂及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X→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 mol四溴双酚A在常温下与足量的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mol Na2CO3。
(5)符合以下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两个甲基 ②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6)已知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为:2CH3CHCH2+2ROH+2CO+O2
2CH3CHCHCOOR+2H2O,利用乙烯为有机原料(无机物和反应条件自选)合成聚合物涂料CHCH2COOCH2CH3,写出合成该涂料的反应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

已知:①X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7倍,遇FeCl3溶液显紫色;C为O。
②ROH

③RCOCH2R′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___。
(2)B→C还需要的反应试剂及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X→Y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5 mol四溴双酚A在常温下与足量的Na2CO3溶液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mol Na2CO3。
(5)符合以下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两个甲基 ②含有一个碳碳双键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6)已知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为:2CH3CHCH2+2ROH+2CO+O2

3.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⑦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②⑦两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⑤⑥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③④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②⑦两种元素所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⑤⑥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③④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关注营养平衡,合理使用药物,有利于身心健康。现有下列四种物质:
A.维生素C B.油脂 C.青霉素 D.碘酸钾
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在人体内起供能和储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常在食盐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重要抗生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日益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①垃圾处理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原则的措施之一,贴有如图所示标志的垃圾箱收集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可回收物 B.有害物质 C.其他垃圾
②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
③使用Pb2+含量超标的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某冶炼厂产生了Pb2+含量超标的废水,处理此废水的方法是加入适量Na2S,使Pb2+沉淀而除去。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节约资源。
①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汽车轮胎 B.不锈钢 C.水泥
②我国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主要是由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柔软等优良性能的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镁铝合金 B.合成纤维 C.天然纤维
(4)某同学取一颗光亮的铁钉按如图装置做吸氧腐蚀实验。几天后观察到试管内铁钉生锈,液面上升。此过程中,负极的反应式为Fe-2e-===Fe2+,则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维生素C B.油脂 C.青霉素 D.碘酸钾
请根据题意,选择恰当的选项用字母代号填空。
①在人体内起供能和储能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常在食盐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阻止多种细菌生长的重要抗生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日益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①垃圾处理遵循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原则的措施之一,贴有如图所示标志的垃圾箱收集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可回收物 B.有害物质 C.其他垃圾
②我国城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下列物质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
③使用Pb2+含量超标的水,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某冶炼厂产生了Pb2+含量超标的废水,处理此废水的方法是加入适量Na2S,使Pb2+沉淀而除去。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节约资源。
①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汽车轮胎 B.不锈钢 C.水泥
②我国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主要是由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柔软等优良性能的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镁铝合金 B.合成纤维 C.天然纤维
(4)某同学取一颗光亮的铁钉按如图装置做吸氧腐蚀实验。几天后观察到试管内铁钉生锈,液面上升。此过程中,负极的反应式为Fe-2e-===Fe2+,则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5.
有机物G(分子式为C13H18O2)是一种香料,如图是该香料的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
①E能发生银镜反应,在一定条件下,1 mol E能与2 mol H2反应生成F;
②R—CH===CH2
R—CH2CH2OH;
③有机物D的摩尔质量为88 g·mol-1,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④有机物F是苯甲醇的同系物,苯环上只有一个无支链的侧链。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B________________;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有机物甲符合下列条件:①为芳香族化合物;②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③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甲有________种,写出一种满足苯环上有3个侧链,且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比为6∶2∶2∶1∶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丙烯等为原料合成D的路线如下:

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步骤Ⅱ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步骤Ⅳ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已知:
①E能发生银镜反应,在一定条件下,1 mol E能与2 mol H2反应生成F;
②R—CH===CH2

③有机物D的摩尔质量为88 g·mol-1,其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④有机物F是苯甲醇的同系物,苯环上只有一个无支链的侧链。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B________________;
(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有机物甲符合下列条件:①为芳香族化合物;②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③能被催化氧化成醛。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机物甲有________种,写出一种满足苯环上有3个侧链,且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比为6∶2∶2∶1∶1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丙烯等为原料合成D的路线如下:

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步骤Ⅱ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步骤Ⅳ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单选题- (共11题)
9.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中“原子经济”要求的是
A.nCH2=CH2![]() ![]() |
B.CH4+2Cl2![]() |
C.Cl2+2NaOH===NaCl+NaClO+H2O |
D.3NO2+H2O===2HNO3+NO |
11.
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R的原子半径比Z的大 | B.R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
4.填空题- (共1题)
17.
根据硝酸和硫酸所具有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字母代号按要求填空。
(1)浓硫酸常用作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
(2)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发现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
(3)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与碳反应,反应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显示出__________。
A.吸水性 | B.脱水性 | C.强氧化性 | D.强氧化性和酸性 |
(2)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发现纸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
(3)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与碳反应,反应中浓硫酸和浓硝酸显示出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3题)
18.
草酸晶体的组成可表示为H2C2O4·xH2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的验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查阅】
①草酸晶体在101 ℃时开始熔化,150 ℃时开始升华,175 ℃时开始分解;
②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
(1)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部分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甲同学判断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但立即遭到乙同学反对,其反对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X应选用________(填化学式)浓溶液,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涉及如下操作:①点燃装置A处的酒精灯;②熄灭装置A处的酒精灯;③点燃装置E处的酒精灯;④熄灭装置E处的酒精灯。这4步操作由先到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点燃E处酒精灯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E中黑色粉末变红色,装置F中有黑色固体生成,经检测装置F中的固体为金属单质,则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进行了下列操作:
步骤一:用分析天平称取3.15 g纯净的该草酸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二: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待测草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硫酸酸化。
步骤三:取0.100 mol·L-1标准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三次结果如下表所示:
已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①配制草酸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将晶体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将溶液转移入________,洗涤,定容,摇匀。
②通过计算确定x=________。

【资料查阅】
①草酸晶体在101 ℃时开始熔化,150 ℃时开始升华,175 ℃时开始分解;
②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
(1)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部分分解产物,装置B中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甲同学判断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CO2。但立即遭到乙同学反对,其反对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含有CO,为进行验证,X应选用________(填化学式)浓溶液,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涉及如下操作:①点燃装置A处的酒精灯;②熄灭装置A处的酒精灯;③点燃装置E处的酒精灯;④熄灭装置E处的酒精灯。这4步操作由先到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点燃E处酒精灯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E中黑色粉末变红色,装置F中有黑色固体生成,经检测装置F中的固体为金属单质,则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同学用滴定法测定草酸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进行了下列操作:
步骤一:用分析天平称取3.15 g纯净的该草酸晶体,配制成250 mL溶液。
步骤二: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待测草酸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入适量硫酸酸化。
步骤三:取0.100 mol·L-1标准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三次结果如下表所示: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待测溶液体积(mL) | 25.00 | 25.00 | 25.00 |
标准溶液体积(mL) | 9.99 | 10.01 | 10.00 |
已知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①配制草酸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将晶体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将溶液转移入________,洗涤,定容,摇匀。
②通过计算确定x=________。
19.
冬青油又叫水杨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某化学小组用水杨酸(
)和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下合成水杨酸甲酯并计算其产率。
实验步骤:
Ⅰ.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8g (0.1mol)水杨酸和24 g(30 mL,0.75 mol)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 mL甲苯(甲苯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为85℃,该实验中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再小心地加入5 mL浓硫酸,摇动混匀,加入1~2粒沸石,组装好实验装置,在85~95℃下恒温加热反应1.5小时:

Ⅱ.待装置冷却后,分离出甲醇,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依次用少量水、5%NaHCO3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过滤得到粗酯;
Ⅲ.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得水杨酸甲酯9.12g。
常用物理常数: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2)制备水杨酸甲酯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3)实验中加入甲苯对合成水杨酸甲酯的作用是 。
(4)反应结束后,分离出甲醇采用的方法是 。
(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实验步骤:
Ⅰ.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8g (0.1mol)水杨酸和24 g(30 mL,0.75 mol)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 mL甲苯(甲苯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为85℃,该实验中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再小心地加入5 mL浓硫酸,摇动混匀,加入1~2粒沸石,组装好实验装置,在85~95℃下恒温加热反应1.5小时:

Ⅱ.待装置冷却后,分离出甲醇,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依次用少量水、5%NaHCO3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过滤得到粗酯;
Ⅲ.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得水杨酸甲酯9.12g。
常用物理常数:
名称 | 分子量 | 颜色状态 | 相对密度 | 熔点(℃) | 沸点(℃) |
水杨酸甲酯 | 152 | 无色液体 | 1.18 | -8.6 | 224 |
水杨酸 | 138 | 白色晶体 | 1.44 | 158 | 210 |
甲醇 | 32 | 无色液体 | 0.792 | -97 | 64.7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2)制备水杨酸甲酯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3)实验中加入甲苯对合成水杨酸甲酯的作用是 。
(4)反应结束后,分离出甲醇采用的方法是 。
(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下图装置进行硫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

(1)提出假设:
假设一:加热时,稀H2SO4与Cu能反应。
假设二:加热时,浓H2SO4与Cu能反应。
(2)设计实验:
实验前,试管B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填“品红”或“酚酞”)溶液。
(3)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强氧化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4)问题与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该装置不完善,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了一种大气污染物,该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他建议在试管B口塞一团棉花,该棉花最好浸泡下列哪种溶液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稀盐酸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②该兴趣小组在探究Cu与浓H2SO4反应时,将质量5.0 g可移动Cu丝部分伸入浓H2SO4中,充分反应后,Cu丝剩余3.4 g,将试管A中液体稀释成100 mL溶液。该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1)提出假设:
假设一:加热时,稀H2SO4与Cu能反应。
假设二:加热时,浓H2SO4与Cu能反应。
(2)设计实验: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将Cu丝与稀H2SO4接触,加热 | 试管B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
2 | 将Cu丝与浓H2SO4接触,加热 | 试管B中溶液褪色 |
实验前,试管B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填“品红”或“酚酞”)溶液。
(3)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强氧化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4)问题与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该装置不完善,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了一种大气污染物,该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他建议在试管B口塞一团棉花,该棉花最好浸泡下列哪种溶液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稀盐酸 B.NaOH溶液 C.NaCl溶液
②该兴趣小组在探究Cu与浓H2SO4反应时,将质量5.0 g可移动Cu丝部分伸入浓H2SO4中,充分反应后,Cu丝剩余3.4 g,将试管A中液体稀释成100 mL溶液。该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1。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