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719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25

1.简答题(共2题)

1.
化学学科的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1)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CO和CO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HCl、H2SO4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的原因是_____.
(2)A、B、C、D四种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表示:

(ⅰ)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_____(填化学符号);
(ⅱ)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
(3)在一定条件下,A和B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E和F,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ⅰ)若F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一定条件下,若反应中A、B和E的分子个数比为5:4:6,则F的化学式为_____.
2.
某小组同学外出野炊,所带的部分物品如表所示:
食物
馕、羊肉、鲫鱼、豆腐
调料
食盐、苏打、砂糖、食醋、味精、酱油、食用油
 
(1)从合理膳食,均衡饮食的角度分析,他们带的食物中还缺少_____。
(2)到了目的地,他们发现装食盐和苏打的瓶子忘记了做标记,可用所带物品_____来鉴别。
(3)做饭过程中,小红把炉灶里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
(4)味精是烹调中常用的鲜味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低温时不易溶解,在温度T≥100℃时,长时间加热会转变成人体有害物质,根据以上信息,请写出一条食用味精时的注意事项_____。
(5)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写出一种可采用的灭火方法_____。

2.流程题(共1题)

3.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水质检验的自来水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饮用该水前的处理方法是_____。
(2)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_____。
(3)长期烧水的壶会有水垢,其成分为CaCO3和Mg(OH)2,实验室从该水垢中提取氯化钙晶体的主要流程如图:

(ⅰ)试剂A是一种酸,其化学式为_____。
(ⅱ)溶液B中加入Ca(OH)2溶液除去的主要离子是_____,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
(ⅲ)向滤液C中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在购买和使用化肥时,要了解化肥的性质,以便合理施用,为了给农民做技术指导,小刚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碳酸钾(K2CO3)、硫酸铵[(NH42SO4]两种化肥的相关性质做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过程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K2CO3
(NH42SO4
(1)配制碳酸钾、硫酸铵溶液.分别取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加足量水搅拌.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得到澄清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都易溶于水,硫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
(2)猜想与假设.
碳酸钾、硫酸铵溶液的酸碱性都可能有_____种情况.
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变蓝
变红
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性;
说明硫酸铵溶液显______性.
(3)与盐酸反应.
分别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无明显现象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分别向两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________
(NH42SO4+2NaOH═Na2SO4+2H2O+2NH3
 
(结论与应用)(5)碳酸钾与硫酸铵_____(填“能”或“不能”)混用,说明原因_____.
(知识拓展)(6)鉴别失去标签的碳酸钾和硫酸铵固体,下列试剂不可能的是_____.
A水 B稀盐酸 C氯化钡溶液 D无色酚酞溶液

4.计算题(共1题)

5.
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会引起很多胃病,如图为某抗酸药标签上的部分文字,某同学取一片药片,研碎后与质量分数为5%、密度为1.02g/mL的盐酸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Cl+Al(OH)3═AlCl3 +3H2O(药片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测得反应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为6.0mL.通过计算,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含量_____(填是、否)达标?

5.单选题(共6题)

6.
下列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
A.吸烟产生的烟气
B.室内绿色植物发生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气体
C.家庭烹饪形成的油烟
D.装饰材料中某些石材及黏合剂释放出的气体
7.
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探究水的组成
证明石墨有导电性
验证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选项
A
B
C
D
 
A.AB.BC.CD.D
8.
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理论上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AgB.CuC.Fe和CuD.Cu和Ag
9.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20℃时,100g水加入20g甲可得到饱和溶液
D.50℃时,100g水中加入20g乙并降温至20℃,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
10.
如图中,A、B、甲、乙、丙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其中甲、乙、丙物质的类别相同。甲、丙和足量的A反应能生成相同的生成物。A、B均含两种元素,其混合物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丙中含氧45.3%,广泛应用于玻璃、纺织的生产等。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均属于盐类
B.丙和A溶液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
C.甲→乙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也可实现
D.甲和丙都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1.
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重的是(  )
A.浓硫酸B.氯化钠溶液
C.浓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

6.实验题(共1题)

12.
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
(ⅰ)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ⅱ)若用装置B、D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ⅲ)用装置C收集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此外该气体还应具备的性质是_____.
(2)(ⅰ)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推测铜生锈除了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外,还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有关.
(ⅱ)铜锈受热分解后的产物是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证明铜锈受热分解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一整套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字母编号).
(ⅲ)U形管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_____.
(ⅳ)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铜锈受热分解后剩余的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