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育才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634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7/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1)锌粒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除此之外,细心的同学还看到有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2)(猜想与假设):依据_____可知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3)(查阅资料):
①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O2+4KI+4HCl=2I2+4KCl+2H2O,淀粉遇I2变蓝。
③H2、CO等气体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实验验证):
①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中无SO2
小明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做这个实验就可以确定无SO2生成,他的依据是_____
②用下列所示实验检验氢气和氧气(浓硫酸主要用于干燥气体):

A中观察到____,证明无O2:B中观察到______,证明该气体是H2.
(实验反思):大家认为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_____以确保安全。

2.计算题(共2题)

2.
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50g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g,使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___。
3.
实验室现有1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ml),欲稀释为9.8%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是_____?

3.综合题(共4题)

4.
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
(1)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_____作用。
(2)上海世博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过滤+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____.
(4)化学为体育不仅雪中送炭,而且锦上添花。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此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5(OH)2(CO3)4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是___: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推断出“镁粉”的另一种用途可以是____.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在汽车电路中,经常用铜做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性。
(2)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接触而生锈。
(3)汽车中由铝材制造的零件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
(4)黄铜、不锈钢、硬铝等合金比它们的纯金属应用更广泛,是因为____.
6.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2)t2℃时,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1℃时,A 、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将烧杯中的溶液都升温到t2℃时,在B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4)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7.
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状况,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和使用,我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覆盖。
(1)目前,我们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包括____.
(2)你所知道的化石燃料过度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写一条即可)。
(3)乙醇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4)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单选题(共14题)

8.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下列工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刺绣B.织布C.剪纸D.酿酒
9.
近日,中国在四川某地发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锂矿。储量高达52万吨,被称之为“中国锂谷”。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下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
D. 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
10.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银元素——AG B. 3个氧原子——O3
C. 4个水分子——4H2O D. 镁离子——Mg+2
11.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
A.O2B.2OC.2O2D.2O2-
12.
酸奶中含有的乳酸对健康是有益的。下列关于乳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属于化合物
B.乳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2:1
C.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13.
下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往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C.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A. A B. B C. C D. D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B.用焦炭来冶炼钢铁
C.用活性炭除去色素和异味D.石墨用作高温下的润滑剂
15.
金属锰与氯化亚铁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Mn+FeCl2=MnCl2+ F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C.锰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16.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金属的质量:乙﹥甲﹥丙
17.
用“W”型玻璃管惊醒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B.a处的反应为CO+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8.
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19.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t2℃时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B. 由t2℃降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C. 由t2℃降到t1℃丙溶液浓度一定不发生变化
D. 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0.
我们通常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方法应用的灭火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

5.填空题(共1题)

22.
下图为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X、Y、Z、W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用X、Y、Z、W表示为____;
(3)上图中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微粒符号可表示为A2-,则m的值为___。

6.实验题(共1题)

23.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填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E、F装置都可以用来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