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怀化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59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

1.计算题(共1题)

1.
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大蒜新素化学式为(C6H10S3)。请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计算:
(1)大蒜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2)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科学探究题(共2题)

2.
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5g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

(1)其产生______g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3.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化学》下册77页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CaCO3当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2(CaCO3+CO2+H2O= 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检验CO2时,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长时间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小组决定用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 2NaHCO3
(3)碳酸氢盐都能溶于水,BaCO3难溶于水且是白色固体。
(4)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BaCl2呈中性
(提出猜想)(1)溶质有NaOH、Na2CO3;(2)溶质为Na2CO3;  (3)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4)溶质全部是NaHCO3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______试液(填酸碱指示剂)
溶液变红色
该溶液显碱性
②将小烧杯中反应后剩下的溶液进行称量,然后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_______生成
猜想(4)不成立
③取步骤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1)和(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①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将实验步骤②剩下混合物进行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所得沉淀质量等于步骤②中所称量的溶液质量的十分之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
A.4.26%B.5.38%C.3.43%D.10%
(反思应用)
验证二氧化碳性质时,如果长时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0题)

4.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A. 图①表示相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B. 图②表示向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C. 图③表示用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图④表示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固体
5.
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2H2+O22H2O B. C+CO22CO
C. H2+Cl22HCl D. 2CO+O22CO2
6.
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系元素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它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eO3中Se化合价为+4B.m的值为6
C.Se是一种金属元素D.S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7.
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热KClO3制备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B.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0.
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B.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1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 g
B.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D.t2℃时,将70克甲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克
12.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
C. 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1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读液体体积

4.填空题(共1题)

14.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的关系如图:

“—”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类型(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选择)。
(4)D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哪些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_________(填序号)。
A.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B.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5.实验题(共1题)

15.
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实际知识,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1)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你应该如何改正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你应选择______装置组合(填序号)。验满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科学探究题:(2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