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随州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592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Ⅰ.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 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② 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① 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② 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Ⅲ.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拓展应用)
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 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____g。
实验探究二: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淅河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封的氢氧化钾固体,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1.未变质   2.部分变质   3.完全变质
(查阅资料)KOH与NaOH性质类似,也能与CO2反应而变质。写出K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设计实验)
(l)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不成立。
(2)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根据CO2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变质情况,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进一步探究变质情况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
 

2.单选题(共5题)

2.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B.滴水石穿C.投鞭断流D.钻木取火
3.
大数据能及时获得更多的信息。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B. 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4.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国际社会强列反响,使能源和环境问题再次成为热点。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
A.保护空气
B.爱护水资源
a.禁燃烟花爆竹——降低PM2.5
b.CO2增多——酸雨
c.SO2排放——温室效应
a.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b.活性炭——除白来水异味
c.污水处理——防止水污染
C.垃圾处理
D. 能源利用
a.焚烧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环保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禁烧秸秆——减轻雾霾
a.发现大量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b.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c.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A. A    B. B    C. C    D. D
5.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
D.将130g 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配制NaCI溶液 C. 称粗盐的质量 D. 过滤

3.填空题(共3题)

7.
(2017年湖北省随州市)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有如下关系:甲+乙→丙+丁。
(1)若甲、丙是单质,乙、丁是化合物,且甲乙均为黑色粉末,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_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或“无法确定”)。
(2)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且丙是蓝色沉淀,则丁属于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写出一个符合这一条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8.
小李用盐酸与碳酸钙粉末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

(1)根据实验目的,小李必须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A.锥形瓶质量
B.气球质量
C.反应前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D.反应后整个反应装置(包括里边的物质)质量
 
(2)将反应装置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平衡后,再将碳酸钙粉末倒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气球鼓起,天平向右倾斜。小李按规范操作重新实验,得到相同结果。请你帮他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锥形瓶中无固体剩余,则生成气体质量____g,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只需写出最终的计算表达式)_____。
9.
留心观察,化学就在身边:
(1)某班同学给学校食堂提出的下列建议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多提供油炸食品
B.常提供水果
C.提供一次性餐具
D.常供应粗粮
 
(2)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应张贴下列标志中的_______;

(3)测量体温时,体温计汞柱上升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
(4)小明同学刚做完CO2的性质实验后,用烧杯罩住两支点燃的、高矮不同的蜡烛(如图),竟看到了高蜡烛先熄灭的现象,请你帮他解释_________。

4.实验题(共1题)

10.
根据图中装置回答问题:

(l)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有毒物质,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小虹同学认为收集硫化氢气体可用D或F装置,但小娟提出了质疑,小娟的理由是__________。写出你改进后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