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2)实验 B 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 C 通过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1/5 的结论。
(4)实验 D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1)实验 A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 管与 b 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2)实验 B 集气瓶内装满水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 C 通过_____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1/5 的结论。
(4)实验 D 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自来水厂的净化步骤如下:

⑴A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过滤时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过滤的操作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请写出“二低”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A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过滤时会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过滤的操作要点为“一贴二低三靠”,请写出“二低”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题- (共1题)
3.
化学实验室现有500g溶质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由于实验需要,用该溶液配制成5%的双氧水300g。求:
(1)需要取用的浓溶液的质量_____;
(2)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_____。
(1)需要取用的浓溶液的质量_____;
(2)需要加入的水的质量_____。
4.单选题- (共18题)
4.
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
C.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
6.
下列有关概念的辨析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吸附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⑥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中子数决定的;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⑤吸附性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⑥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A.①④ | B.②③ | C.④⑥ | D.⑤⑥ |
7.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
和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 |
B.属于同种元素 |
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 |
D.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 |
9.
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B.H2中的“2”表示两个氢原子 |
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
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 |
12.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下表列出的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部分信息未列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元素 | Na | Mg | ① | Si | P | ② | Cl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原子半径(10-10m) | 1.86 | 1.60 | 1.43 | ③ | 1.10 | 1.02 | 0.994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 +1 | +2 | ④ | +4-4 | +5-3 | ⑤ | +7-1 |
A.⑤处的最高正价是+6,最低负价是-2 |
B.③处的数值介于1.10—1.43之间 |
C.第三周期元素(Na—Cl)的最高正价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D.元素①的原子序数是13,①和②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S |
13.
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14个原子构成 |
B.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
C.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16 |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
15.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后将导气管末端伸入水中 |
B.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收 |
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加双氧水,后加二氧化锰 |
D.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右端进行调平,后再称量 |
17.
如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A.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8.
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 |
B.加入10g10%的M的溶液 |
C.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 |
D.加入10g水 |
21.
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如果仅用一个20g的砝码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 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④将游码拨至0.5g处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 ②④⑤ B. ③④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④⑤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 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④将游码拨至0.5g处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 ②④⑤ B. ③④⑥ C. ①③④⑥ D. ①②④⑤
5.选择题- (共1题)
6.多选题- (共1题)
23.
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
7.填空题- (共3题)
24.
请你用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中支持呼吸的物质_____;
(2)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_____;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1)空气中支持呼吸的物质_____;
(2)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___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_____;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根据如图2所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1)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根据如图2所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_。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填化学式)。
2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如下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A 45° B 90° C
D
E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试管要与桌面成约_____角。
(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①用坩埚钳夹持燃着的镁条,移到_____(填仪器名称)上方,观察燃烧现象。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1)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有如下数据,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A 45° B 90° C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试管要与桌面成约_____角。
(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①用坩埚钳夹持燃着的镁条,移到_____(填仪器名称)上方,观察燃烧现象。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12.6g氯化钠时,向左盘中加入氯化钠后,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8.实验题- (共2题)
2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
(3)若要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应当在观察到_____时,才开始收集;待气体收集满了,需要_____,然后移出水面,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实验台上,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
(4)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该装置也可以用来储气,若要将储存在E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_____(填“a”或“b”)口进入。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
(3)若要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应当在观察到_____时,才开始收集;待气体收集满了,需要_____,然后移出水面,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实验台上,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
(4)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该装置也可以用来储气,若要将储存在E中的氧气排出,水应从_____(填“a”或“b”)口进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