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已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_______(填编号).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2)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最基本的糖类物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_________.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时,人会产生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因此我们每天去合理摄入糖类物质.
(3)“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不法分子,常用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行骗,请你写出一种鉴别真假黄金的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粗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经分析发现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杂质,请你写出,除去该杂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_______(填编号).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2)糖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最基本的糖类物质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_________.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时,人会产生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症状,因此我们每天去合理摄入糖类物质.
(3)“84”消毒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不法分子,常用铜锌合金假冒黄金行骗,请你写出一种鉴别真假黄金的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
(5)某工厂用粗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经分析发现含有少量的氯化钙杂质,请你写出,除去该杂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题- (共1题)
2.
向100克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情况,如图所示。

(1)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N点时所得溶液的pH值为 (填编号);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2)通过计算,确定M点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1)当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N点时所得溶液的pH值为 (填编号);
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2)通过计算,确定M点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8题)
3.
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于谦的《石灰吟》就是一个范例。诗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一句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 B.烈火焚烧若等闲 |
C.粉身碎骨浑不怕 | D.要留清白在人间 |
4.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将一定质量的镁带放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
B.
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与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混合
C.
将等质量的Mg、Zn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钠并充分搅拌
A.

B.

C.

D.

5.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 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 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图说明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B. 该图示中共有4种物质
C. 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
D. 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
7.
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时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 | B.滤渣中一定有Ag |
C.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 D.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
8.
下列各组物质的区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比较产生泡沫的多少 |
B.聚氯乙烯塑料和聚乙烯塑料﹣﹣﹣点燃闻气味 |
C.化肥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D.纯碱和食盐﹣﹣﹣加食醋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 t2℃时,将50g加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
D. 将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甲溶液

A.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 t2℃时,将50g加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
D. 将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甲溶液
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及其重要的方法.下列四个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食盐水 B.
滴管的使用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A.



4.填空题- (共3题)
11.
A﹣J及X、Y均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已知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受热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其中,A为常见的建筑材料.C、I为无色无味的气体,G为红褐色沉淀,H为红棕色固体,F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G→H: ;
②H+I→J+C: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G→H: ;
②H+I→J+C: .
12.
如图为某药厂生产的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每天服用的钙片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
(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了解和已有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品直接服用的是
(填编号)。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葡萄糖酸钙

(1)碳酸钙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每天服用的钙片中,所含钙元素的质量
(3)根据你对补钙产品的了解和已有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可作为补钙品直接服用的是
(填编号)。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葡萄糖酸钙
13.
请从给定化合价的
,
,
,
,
,
,
七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元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每类物质只写一个.
①酸 ;②碱 ;③盐
(2)请用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反应类型只写一个).
①分解反应:___ ;
②置换反应: ;
③复分解反应: 。







(1)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每类物质只写一个.
①酸 ;②碱 ;③盐
(2)请用上述元素组成的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每种反应类型只写一个).
①分解反应:___ ;
②置换反应: ;
③复分解反应: 。
5.实验题- (共1题)
14.
航天科技飞速发展,密闭的飞船舱中是如何获得氧气并净化舱里的空气呢?为探究其反应原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成氧气,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氧气
(实验步骤)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目的,作出了如下实验设计,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常用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2与Na2O2反应,选择装置的组合顺序是B→ → E→F (填装置编号),你选择该装置的目的是:
(3)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氧气,还需将上述所得氧气先通装置C、E,最后用装置G来收集,其中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E 的作用是: ,证明气G中氧气你收满的方法是:
(查阅资料)常温下,过氧化钠(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成氧气,并收集干燥纯净的氧气
(实验步骤)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目的,作出了如下实验设计,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常用装置B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要得到纯净干燥的CO2与Na2O2反应,选择装置的组合顺序是B→ → E→F (填装置编号),你选择该装置的目的是:
(3)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氧气,还需将上述所得氧气先通装置C、E,最后用装置G来收集,其中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E 的作用是: ,证明气G中氧气你收满的方法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