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化学(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474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7

1.流程题(共2题)

1.
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可溶性盐,利用海水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如图:

(1)该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氯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镁”的转化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
2.
为了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并用提纯的铜粉制取胆矾(CuSO4•5H2O),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除去铜粉中的铁粉,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u制CuSO4溶液的途径Ⅱ中,若不通入O2,反应将不会发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途径Ⅱ与途径Ⅰ相比较,其显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4)FeCl3溶液可腐蚀铜以制作印刷线路板,反应后只生成两种常见的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于是该同学对不变浑浊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O2既不与AgNO3溶液反应,也不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
(提出猜想)①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
②制得的气体中除CO2外还含有其他成分。
(实验探究)
活动一:为了验证猜想①,该同学做了一个对照实验:把稀硫酸滴入盛有碳酸钾溶液的试管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①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活动二: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得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有_________产生,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HCl气体。
(实验反思)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又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和水蒸气,下列装置可以满足要求的是______。

3.计算题(共1题)

4.
固体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转化为碳酸钠,现称取一久置于空气中的烧碱样品10.6g完全溶于蒸馏水中配成100g溶液,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8.55%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沉淀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通过计算回答:[
(1)该烧碱样品变质的程度为 (填“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
(2)a= g。
(3)当沉淀刚好达到最大质量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4.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风力发电B.榨取果汁C.工业炼铁D.水的三态变化
6.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P+O2PO2 B. Zn+MgCl2═ZnCl2+Mg
C. 2H2O2H2↑+O2↑ D. HCl+Fe2O3═H2O+FeCl3
7.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酒精B.冰水C.食盐D.空气
8.
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和能源利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生活中常用的合金、塑料、蚕丝等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CO、NO2、CO2、臭氧等
9.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B.氧气可用作燃料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常用于制作导线
10.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缺铁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B.食用牛奶可为人体补充蛋白质
C.电器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D.蒸馏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11.
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 溶质的溶解度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
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
B.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13.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羊毛线与棉纱线
分别灼烧,闻气味
B
检验H2中是否混有CH4
将气体点燃,观察现象
C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比较石灰水和肥皂水的碱性强弱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并立即将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
 
A.AB.BC.CD.D
14.
下面是一些常用危险品的标志,盛放固体氢氧化钠的外包装上应贴的标志是()
A. B. C. D.

5.填空题(共3题)

15.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
(1)青蒿素含有___________种元素,它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6.
目前制备高纯硅最广泛采用的方法为三氯硅烷还原法,其化学反应原理为:
①SiO2+2CSi+2X ②Si+3HClHSiCl+H ③HSiCl+H═Si+3HCl
(1)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     
(2)三氯硅烷(HSiCl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17.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一些特征现象。
(1)向硫酸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 色沉淀。
(2)写出一个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实验题(共1题)

18.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②的名称是
(2)制取气体的实验中,组装好装置后,应先    ,再装入药品;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2KMnO4K2MnO4+MnO2+O2↑,则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收集满氧气后,应先     ,再熄灭酒精灯。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