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5.
钛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22 B. 核外电子数为 48
C. 元素符号为Ti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A. 原子序数为22 B. 核外电子数为 48
C. 元素符号为Ti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7.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顺序排列的,能够反映出元素之间规律性的关系。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同一竖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呈现递变性,对应的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依据这些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A. 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
B. 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S
C.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00
D. 硒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5 P 磷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33 As 砷 74.92 | 34 Se 硒 78.96 | Br 溴 79.90 |
A. 溴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6
B. 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S
C.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00
D. 硒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2.填空题- (共13题)
16.
生石灰(氧化钙)可用于芒果催熟。常用的方法是将生石灰涂在纸上,喷水后垫在芒果中间。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只生成熟石灰(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将芒果在短时间内催熟。
(1)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
(2)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会发生 (填序号)。
A.物质变化 B.能量变化
(1)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
(2)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3)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会发生 (填序号)。
A.物质变化 B.能量变化
17.
某饮用矿泉水1000g中的成分如图所示。

(1)此矿泉水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
(2)在偏硅酸H2SiO3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在偏硅酸H2SiO3中,求算硅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4)某同学喝了500 g该矿泉水,他同时摄入的钾元素的质量为 mg。

(1)此矿泉水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
(2)在偏硅酸H2SiO3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在偏硅酸H2SiO3中,求算硅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4)某同学喝了500 g该矿泉水,他同时摄入的钾元素的质量为 mg。
19.
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后静止。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 。
(4)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5)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 (填序号)。
A.密闭容器的容积 B.温度 C.气体的量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
(2)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 。
(4)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 。
(5)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 (填序号)。
A.密闭容器的容积 B.温度 C.气体的量
20.
氧家族的“生长树”如图所示。

(1)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 (写出两点)。
(2)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3)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由单质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其反应过程中各阶段微观示意图如下。

A B C
①将上述图示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排序: (填序号)。
② 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树上的“果子”的共同之处是 (写出两点)。
(2)树上的果子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3)树上有种“果子”为黑色固体,写出由单质生成该“果子”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其反应过程中各阶段微观示意图如下。

A B C
①将上述图示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排序: (填序号)。
② 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1.
分析下表数据,与深冷法相比,变压吸附法的优点是 。
项目 | 变压吸附法 | 深冷法 |
最大产量(m3/h) | 3200 | 20000 |
产品气含氧量(%) | 93~95 | 99.5~99.8 |
工作表压强(kPa) | -70~40 | 460~750 |
温度(℃) | 0~40 | -109~-190 |
产每立方米氧气耗电量(kW·h) | 0.40 | 0.50~0.65 |
22.
深冷法的原理是先将空气液化,再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的差异进行分离。
已知: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1)分离时,氮气和氧气的状态是 (填序号)。
(2)制取得到的氧气可以用于 。
已知: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1)分离时,氮气和氧气的状态是 (填序号)。
| A | B | C | D |
氧气 | 液态 | 液态 | 气态 | 气态 |
氮气 | 液态 | 气态 | 液态 | 气态 |
(2)制取得到的氧气可以用于 。
23.
实验室中用如图装置制取氧气。

(1)仪器 ①的名称是 。
(2)仪器①中盛装的药品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反之,则会导致水到吸入试管中。引起倒吸的原因是 。

(1)仪器 ①的名称是 。
(2)仪器①中盛装的药品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反之,则会导致水到吸入试管中。引起倒吸的原因是 。
24.
下图是某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1)上述流程中,起到过滤作用的设备是 (写出其中一种)。
(2)实验室中模拟水处理时,欲吸附污水的颜色,可向其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
(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1)上述流程中,起到过滤作用的设备是 (写出其中一种)。
(2)实验室中模拟水处理时,欲吸附污水的颜色,可向其中加入 (填物质名称)。
(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约、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用淘米水浇花 | B.工业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
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D.淋浴时,关掉水龙头擦香皂 |
25.
18世纪末,人们就开始了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的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3)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1)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易燃空气”(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壁上出现了液滴。不久,卡文迪许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上述实验,确认所得液滴是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基于卡文迪许实验,可得出的关于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
(3)后来,科学家进一步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6.
土壤渗滤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和植物的吸收降低污水中氮、磷等元素含量的污水净化方法(如图1所示)。其中氮元素的转化过程如图2所示。

(1)氮气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硝酸态氮中氮元素为+5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以硝酸态存在的是 (填序号)。
A.NaNO2 B.KNO3 C.NH4Cl
(3)最终,污水中的氮元素部分被植物体吸收,部分转化为 。

(1)氮气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2)硝酸态氮中氮元素为+5价。下列物质中,氮元素以硝酸态存在的是 (填序号)。
A.NaNO2 B.KNO3 C.NH4Cl
(3)最终,污水中的氮元素部分被植物体吸收,部分转化为 。
27.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的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水杯(带盖子)
用以收集氧气,有的同学从药店买了过氧化氢溶液。
(1)除了自带仪器外,还需向实验室借用的仪器有 (填序号)。



A B C D E F
(2)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他们发现土豆块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其作用可能是 。
用以收集氧气,有的同学从药店买了过氧化氢溶液。
(1)除了自带仪器外,还需向实验室借用的仪器有 (填序号)。




A B C D E F
(2)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他们发现土豆块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其作用可能是 。
3.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