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7题)
1.
今年10月,我国的“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下列有关解决航天的各种问题中,与化学学科关系最密切的是
A.如何解决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的无线电通讯 |
B.选择何种天气发射飞船 |
C.如何将飞船返回舱轨道舱内航天员呼出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 |
D.如何解决航天员上厕所 |
3.
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
5.
自然界中,一些元素的原子可自动放射出具有固定组成的粒子而变为其它元素。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B.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质子
C.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电子 D.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中子
A.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B.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质子
C.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电子 D.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有中子
6.
臭氧水是臭氧(化学式为O3)溶入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 臭氧转化成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 臭氧转化成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8.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化学学习中,能多动手、勤实验,并能正确观察实验、准确描述实验现象,下列是某同学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铜绿”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管壁出现小水珠 |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的氧化镁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内壁出现水雾 |
D.将6%的双氧水滴入放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冒出大量气泡,有水雾产生 |
9.
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
B.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 |
C.点燃氢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再点燃 |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
10.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化 学反应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纸在空气中常温下不会燃烧,而点燃后可以燃烧 | 反应温度 |
B | 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速度变快 | 催化剂 |
C | 大块木头不易点燃,而刨成刨花却易点燃 | 反应物种类 |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 反应物浓度 |
A.A | B.B | C.C | D.D |
1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
B.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
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 |
D.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
13.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
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C.沿海居民常用过滤海水的方法得到淡水 |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
15.
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A B C D




A B C D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
D.给液体加热 |
16.
归纳总结能使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提高素质和能力,下面是一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物质与微粒构成 | B | 化学中常见的“三” |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 ||
C | 元素与人体健康 | D | 鉴别物质的方法 |
缺钙元素:易患骨质疏松症 缺碘元素:易串甲状腺疾病 | 酱油和食醋:闻气味 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
A.A | B.B | C.C | D.D |
17.
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5题)
19.
请选择合适的数学符号填空(选填“>”、“﹦”或“<”):
(1)液体体积: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 100mL;
(2)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3)核外电子总数:钠原子(Na) 钠离子(Na+);
(4)地壳中元素含量:铝 铁。
(1)液体体积: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 100mL;
(2)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分数: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3)核外电子总数:钠原子(Na) 钠离子(Na+);
(4)地壳中元素含量:铝 铁。
20.
用化学用语(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 ;(2)硝酸根离子 ;
(3)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 ;(4)2个铝离子 ;
(5)硫酸铵: ;(6)3个硅原子 ;
(7)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
(1)两个氮原子: ;(2)硝酸根离子 ;
(3)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 ;(4)2个铝离子 ;
(5)硫酸铵: ;(6)3个硅原子 ;
(7)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 。
21.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加热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应保存在___________中(填“细口瓶”、“广口瓶”或“滴瓶”中)。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的镁条应用 夹持置于石棉网上。
(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5)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1)加热高锰酸钾: ,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加热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应保存在___________中(填“细口瓶”、“广口瓶”或“滴瓶”中)。
(3)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的镁条应用 夹持置于石棉网上。
(4)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该反应属于 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5)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2.
下表是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部分内容。
(1)感官指标表现的是自来水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化学指标中的铜、铁是指 (填“元素”或“单质”)。
(2)自来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写出任一种离子的符号)被称为硬水,可以加入肥皂水进行判断,若产生的泡沫较 (选填“多”或“少”)即为硬水。为降低硬度,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3)“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丝网,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项目 | 标准 |
感官指标 | 无异味、异臭等 |
化学指标 | 铜<1.0mg/L,铁<0.3mg/L,氟化物<1.0mg/L,游离氯≥0.3mg/L等 |
(2)自来水中因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写出任一种离子的符号)被称为硬水,可以加入肥皂水进行判断,若产生的泡沫较 (选填“多”或“少”)即为硬水。为降低硬度,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3)“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丝网,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用水方式应该提倡的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A.用漱口杯接水刷牙 B.不间断地边流水边洗衣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
2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可以用以下方法: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a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小组成员小芳思考后把装置中某仪器换成了 ;若需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当看到 的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4)小华为验证生成的气体是CO2,将所选发生装置的导管口与c相连,但装置F有错误,请在图中修改(图见答题卡) ,此时瓶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可以用以下方法: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a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为了便于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的气流,小组成员小芳思考后把装置中某仪器换成了 ;若需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当看到 的现象时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4)小华为验证生成的气体是CO2,将所选发生装置的导管口与c相连,但装置F有错误,请在图中修改(图见答题卡) ,此时瓶内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