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27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26

1.单选题(共3题)

1.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鲜牛奶和乳酸菌制酸牛奶B.用糯米等原料做甜酒酿
C.用彩纸折幸运星D.纸张燃烧
2.
人体摄入的碘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因此目前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和不加碘食盐供消费者选择。这里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离子
3.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2.填空题(共1题)

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现有H、C、O、N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炼钢的气体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的气体 ;④最轻的气体
(2)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②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 (用符号表示)构成;
③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水,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
④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A、氢气燃烧生成水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3.实验题(共2题)

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进行再探究。

(一)甲组同学利用某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①
②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
(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步骤如下:
(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3)   
(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
【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
(二)乙组同学利用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右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  
【查阅资料】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与氧气反应产物为氧化镁(MgO)固体,也能与氮气反应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
(3)现有24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在  (填数值范围)之间。
(请写出计算过程)
6.
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你对此发生装置应做如何改进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用装置B 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可选用合适的装置收集氧气并进行铁丝燃烧实验,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可能原因是 。写出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符号表达式 。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当装置中灌满水后,氧气从 (填“b”或“c”)端通入。
(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②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组合为_  (选填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