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2.
聚乳酸[(C3H4O2)n]是一种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可生物降解的理想的高分子环保材料,合成聚乳酸的原料是乳酸(C3H6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
B. 聚乳酸的合成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90
D. 乳酸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CO2
A. 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
B. 聚乳酸的合成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90
D. 乳酸充分燃烧的生成物只有CO2
6.
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
B.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C.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
D.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
9.
下列关于产生氧气的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
10.
下表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在0℃、101kPa条件下测定)和溶解程度。实验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A. 排水集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向上排空气法 D. 无法判断
气体 性质 | 氢气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硫 |
密度(g·L-1) | 0.08987 | 1.975 | 2.716 |
溶解程度 | 难溶于水 | 能溶于水 | 易溶于水 |
A. 排水集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向上排空气法 D. 无法判断
12.
今年6月5日是第45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第二个“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
B.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
C.将废旧电池深埋 |
D.高炉炼铁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
13.
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进入 |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
2.选择题- (共1题)
3.填空题- (共6题)
16.
有三瓶无色气体,已知它们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要区别它们,可先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只集气瓶中,若 (填现象),证明是氧气;若熄灭,证明是氮气或二氧化碳;再向熄灭的两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 (填试剂名称), (填操作名称),若 (填现象),证明是二氧化碳,则余下的一瓶为氮气。
17.
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MnO2在此反应前后 和 不发生改变。
(2)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
(3)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 (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MnO2在此反应前后 和 不发生改变。
(2)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 。
(3)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 (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

18.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家庭净水器中常用 (填一物质名称)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来 区分硬水和软水。家庭常用的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家庭净水器中常用 (填一物质名称)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日常生活中可用来 区分硬水和软水。家庭常用的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9.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A试管 B坩埚钳 C石棉网 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 G量筒,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6)无“0”刻度的量器是 。
现有A试管 B坩埚钳 C石棉网 D集气瓶 E广口瓶 F胶头滴管 G量筒,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选取相应的序号填空。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3)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4)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 ;
(5)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 ;
(6)无“0”刻度的量器是 。
20.
实验室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甲 ,乙 ,丁 。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标号)。用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 (填“a”或“b”)端通入。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 ;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 (填“a”或 “b”)端。
(4) 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 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 (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 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实验,蒸发过程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5)启普发生器是一种“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操作简便的实验室常用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利用 (选填“块状”或“粉末状”)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且不需加热,制备气体。使用启普发生器先检查其气密性,气密性检查的具体方法是: ,再在D处缠绕一些性质比较稳定“玻璃丝”或“铜丝网”,以防止固体从狭缝处滑落至容器底部;反应液从 (选填上图中字母序号,以下同)处加入,反应后的残留物从 处倒出。


(1)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甲 ,乙 ,丁 。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标号)。用装满水的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需从 (填“a”或“b”)端通入。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 ;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 (填“a”或 “b”)端。
(4) 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的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蒸发的操作训练。
① 对固液残留物进行过滤,应选择图中 (填标号)装置,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 取上述少量滤液进行蒸发实验,蒸发过程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
(5)启普发生器是一种“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操作简便的实验室常用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利用 (选填“块状”或“粉末状”)固体与液体发生反应,且不需加热,制备气体。使用启普发生器先检查其气密性,气密性检查的具体方法是: ,再在D处缠绕一些性质比较稳定“玻璃丝”或“铜丝网”,以防止固体从狭缝处滑落至容器底部;反应液从 (选填上图中字母序号,以下同)处加入,反应后的残留物从 处倒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