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安徽省安庆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24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问题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资料1)铁制品一般含有少量碳,含碳细铁丝燃烧时,炭粒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熔融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现象.
(设计实验)为了探究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1)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写出导致该同学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两个):
经过改进,该同学完成了该实验,写出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问题2)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
(资料2)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有Fe2O3和Fe3O4两种(Fe2O3为暗红色,FeO极易氧化)。
(实验探究2)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经实验,说明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铁。
(问题3)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资料3)①Fe2O3和Fe3O4的分解温度见下表;②Fe2O3铁高温分解成Fe3O4
 
Fe3O4
Fe2O3

分解温度/℃
1538
1400
 
熔点点/℃
 
 
1535
 
(理论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在  之间。
(拓展延伸)①Fe2O3高温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②有些超市的食品包装盒放有黑色的氧化亚铁粉末,若粉末的颜色 ,就说明包装盒漏气,售货员就能及时发现并处理。

2.单选题(共8题)

2.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  )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3.
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
A.Na2SeO3B.Na2SeO4C.NaSeO2D.Na2SeO2
4.
2015年5月,山西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二硫化碳泄漏事故,二硫化碳是一种易挥发、易燃、有毒、难溶于水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硫化碳的化学式为CS2它属于氧化物
B.二硫化碳泄露后,可用水稀释溶解除去
C.二硫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应该密封保存
D.二硫化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5.
类推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不能再分,分子能再分
B.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不带电的微粒不都是分子原子
D.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都是同种元素
6.
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7.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8.
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
X
氧化物
单质
纯净物
纯净物
Y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混合物
 
A.AB.BC.CD.D
9.
下面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取用锌粒B.过滤泥水C.加热铜片D.检验氧气

3.填空题(共4题)

10.
正确填写化学符号或其含义
(1)氖气   (2)5个氮分子  (3)两个氢氧根离子
(4)一个亚铁离子 (5)CO2中“2”的含义
(6)2Al3+中“2”的含义是   ,“3”的含义是
11.
下列化学式均有错误,将正确的化学式写在横线上(元素和原子团种类不得改变)。
HS Ag2Cl NaCO3 MgNO3
AlSO4 MgOH BaO2 NH4SO4
12.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
(2)我国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人们常用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_____说明是硬水(填现象);生活中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
(3)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填序号)
A 蒸馏   B 沉淀 C 过滤 D 煮沸
(4)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b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一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氨气(NH3),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填上图字母).

4.实验题(共1题)

14.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1的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______。
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二氧化锰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探究________对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二氧化锰
10mL 2%过氧化氢
甲组实验Ⅱ
25℃
二氧化锰
10mL 5%过氧化氢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2的数据
Ⅰ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分解速率_____________;(填“越快”或“越慢”)
Ⅱ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过氧化氢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在___________(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