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7年九年级中考一模(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153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3/15

1.单选题(共17题)

1.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爆竹B.牛奶变酸C.光合作用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
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金刚石切割玻璃
3.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2CO+O2CO2B.2H2O2   2H2O+O2
C.4P+5O22P2O5D.C + 2CuO  2Cu + CO2
4.
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3CO+Fe2O32Fe+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A.COB.Fe2O3C.FeD.CO2
5.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微粒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改变
6.
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70%的铝及其铝合金构成,铝的元素符号是
A.AlB.ClC.AgD.Hg
7.
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干冰:H2OB.氧化铁:Fe2O3C.氯化钠:NaCl2D.碳酸钠:NaCO3
8.
青花瓷上的着色剂是氧化钴(CoO),在CoO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1D.-2
9.
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n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D.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10.
实验室利用分解反应制取氧气,一定不能用作反应物的是
A.H2O2B.NaClC.KClO3D.KMnO4
11.
下列图像关系合理的是
A.向pH=10的NaOH溶液中加入水B.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
C.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D.从冰箱里拿出汽水打开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
12.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CO和CO2B.金刚石与石墨C.镁条和镁粉D.冰和干冰
13.
化学实验须关注操作过程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B.实验室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C.用CO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结束时,先停止加热,要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
D.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14.
除杂(括号内为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A.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B.CO2 (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CaO(CaCO3)高温煅烧D.KNO3(NaCl)溶解、过滤、蒸发
15.
能证明水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A.水结冰B.水蒸发C.冰融化D.水通电
16.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a和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均小于溶液cB.溶液c可能是饱和溶液
C.溶液d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
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添加酒精B.倾倒液体    
C.吸取溶液D.将铁钉放入试管

2.填空题(共5题)

1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①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符号______________表示;
②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1mol C2H5OH中含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③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通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有________、二氧化碳等;
②活性炭除异味,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③用双氧水消毒伤口会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
20.
同学们总结归纳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练习和拓展。

(一)、知识总结:
【实验仪器】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气体制备】
①用不同的药品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能不同。确定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A.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B. 反应物的密度
C. 反应物是固体还是液体 D. 反应物的纯度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较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和装置C中的长颈漏斗______________(填编号字母) 改成分液漏斗。
A.都能 B.都不能    C. 装置B能,装置C不能 D.装置B不能,装置C能
【气体收集】实验室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图序号)。
【气体验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拓展:请仔细观察下列装置图的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室若用图1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___________口进入(填“a”或“b”)
② 用图2装置可收集一定体积的CO2,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1.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可除去CO2气体。
【猜想】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只有CO
只有_______
CO和CO2都有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E装置
中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问题讨论】①有同学想验证草酸分解是否有氢气生成,则需在上述装置中的合适位置添加适当的仪器和药品,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还需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计算】若有4.4g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22.
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D.味精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的性质
①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_

(三)物质的溶解性
①下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t1℃ 时溶解等质量的X、Y、Z三种物质,所消耗的水最多的是 __________;
b.将t2℃ 时 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②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I(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说明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_________“能”或“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③常温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
b.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C.图中A、B、C、D四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