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7题)
5.
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微粒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
C.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
D.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种类均改变 |
9.
有关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n |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C.1mol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mol碳原子和2mol氧原子 | D.水的摩尔质量是18g |
13.
化学实验须关注操作过程的先后顺序。下列实验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蒸发食盐水时,先在铁圈上放置蒸发皿,后放酒精灯 |
B.实验室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
C.用CO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结束时,先停止加热,要继续通入CO至玻璃管冷却 |
D.木炭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把导管从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取出,后停止加热 |
16.
根据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a和溶液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均小于溶液c | B.溶液c可能是饱和溶液 |
C.溶液d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e的溶质质量分数 | 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2.填空题- (共5题)
18.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①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符号______________表示;
②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1mol C2H5OH中含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③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每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可用符号______________表示;
②酒精(C2H5OH)是一种常用消毒剂,酒精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1mol C2H5OH中含_______________个氧原子。
③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①通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有________、二氧化碳等;
②活性炭除异味,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③用双氧水消毒伤口会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
①通常用于灭火的物质有________、二氧化碳等;
②活性炭除异味,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
③用双氧水消毒伤口会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_。
20.
同学们总结归纳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练习和拓展。

(一)、知识总结:
【实验仪器】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气体制备】
①用不同的药品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能不同。确定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A.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B. 反应物的密度
C. 反应物是固体还是液体 D. 反应物的纯度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较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和装置C中的长颈漏斗______________(填编号字母) 改成分液漏斗。
A.都能 B.都不能 C. 装置B能,装置C不能 D.装置B不能,装置C能
【气体收集】实验室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图序号)。
【气体验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拓展:请仔细观察下列装置图的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室若用图1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___________口进入(填“a”或“b”)
② 用图2装置可收集一定体积的CO2,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一)、知识总结:
【实验仪器】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反应原理】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气体制备】
①用不同的药品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能不同。确定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
A.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B. 反应物的密度
C. 反应物是固体还是液体 D. 反应物的纯度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较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B和装置C中的长颈漏斗______________(填编号字母) 改成分液漏斗。
A.都能 B.都不能 C. 装置B能,装置C不能 D.装置B不能,装置C能
【气体收集】实验室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填装置图序号)。
【气体验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知识拓展:请仔细观察下列装置图的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室若用图1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___________口进入(填“a”或“b”)
② 用图2装置可收集一定体积的CO2,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1.
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可除去CO2气体。
【猜想】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E装置
中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问题讨论】①有同学想验证草酸分解是否有氢气生成,则需在上述装置中的合适位置添加适当的仪器和药品,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还需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计算】若有4.4g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收集资料】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反应,可除去CO2气体。
【猜想】
猜想1 | 猜想2 | 猜想3 |
只有CO | 只有_______ | CO和CO2都有 |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Ⅱ.E装置
中_____________;Ⅲ._____________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问题讨论】①有同学想验证草酸分解是否有氢气生成,则需在上述装置中的合适位置添加适当的仪器和药品,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装置还需完善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计算】若有4.4g的二氧化碳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则理论上可以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
22.
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D.味精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的性质
①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_

(三)物质的溶解性
①下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t1℃ 时溶解等质量的X、Y、Z三种物质,所消耗的水最多的是 __________;
b.将t2℃ 时 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②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I(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说明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_________“能”或“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③常温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
b.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C.图中A、B、C、D四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一)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D.味精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二)溶液的性质
① 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是纯净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的酸碱度可用石蕊溶液测定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实验测得下列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__

(三)物质的溶解性
①下图是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t1℃ 时溶解等质量的X、Y、Z三种物质,所消耗的水最多的是 __________;
b.将t2℃ 时 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②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I(如下图),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紫红色。据此现象说明在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_________“能”或“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③常温时,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
b.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C.图中A、B、C、D四个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7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