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大理石、石灰石中主要成分是CaCO3,碳酸钙在工业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室中均有大量的应用。实验室利用大理石并采用下列装置来制取CO2

① 若采用图甲发生装置,则块状大理石应放在 (填写A、B、C编号),若用图丙装置进行反应,使过程中不足之处是
② 某种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0.8,用该大理石100g与足量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杂志不与盐酸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求:该大理石中含CaCO3多少克?
反应中最多可得到的二氧化碳为多少摩尔?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含有加热不分解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③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上石灰石的分解,为了充分反应,实验选用 (填“块”或“粉末”)状的石灰石,分解得到的氧化钙的用途之一是
④ 实验过程中,为验证石灰石分解,可将导管伸入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⑤ 实验完毕,待固体冷却后,为验证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切实可行的操作是 (选填编号)
A. 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加入大量水,观察是否放热
C. 称量固体,固体食量减少
D. 加大量水,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存在

① 若采用图甲发生装置,则块状大理石应放在 (填写A、B、C编号),若用图丙装置进行反应,使过程中不足之处是
② 某种大理石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0.8,用该大理石100g与足量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杂志不与盐酸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求:该大理石中含CaCO3多少克?
反应中最多可得到的二氧化碳为多少摩尔?
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含有加热不分解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③ 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模拟工业上石灰石的分解,为了充分反应,实验选用 (填“块”或“粉末”)状的石灰石,分解得到的氧化钙的用途之一是
④ 实验过程中,为验证石灰石分解,可将导管伸入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⑤ 实验完毕,待固体冷却后,为验证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切实可行的操作是 (选填编号)
A. 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加入大量水,观察是否放热
C. 称量固体,固体食量减少
D. 加大量水,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存在
2.单选题- (共14题)
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絮状硫酸铜沉淀 |
C.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
4.
丙烯酸(C3H4O2)可用于制取“尿不湿”,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3H4O2是混合物
B. —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1
D. 丙烯酸的式量为72
A. C3H4O2是混合物
B. —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其中碳、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1
D. 丙烯酸的式量为72
6.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符号是N
B. 物质的量单位是mol
C.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D. 1摩尔任何物质一定含有6.02×1023个微粒
A. 物质的量符号是N
B. 物质的量单位是mol
C.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D. 1摩尔任何物质一定含有6.02×1023个微粒
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关系的是…………………………………………………( )
A.氧气助燃 焊接金属 |
B.稀有气体通电发有色光 保护气 |
C.石墨导电 可用作电极 |
D.二氧化碳进行光含作用 植物的肥料 |
9.
将10g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为0.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5g水 | B.加入氧化钠固体0.1g |
C.倒出一半溶液 | D.加入10g质量分数为0.2的氢氧化钠溶液 |
11.
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质量分数为0.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则
坐标表示的是()




A.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
3.填空题- (共3题)
16.
化学实验室常采用白磷来进行一些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4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白磷与红磷为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利用图作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③ 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热水温度一定要超过____________℃白磷才会燃烧,如果该实验换用红磷,就不能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④ 用二氧化碳溶解白磷,用该溶液将滤纸浸润,挂起晾干,不久滤纸就会燃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
① 白磷与红磷为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该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利用图作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③ 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热水温度一定要超过____________℃白磷才会燃烧,如果该实验换用红磷,就不能对比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着火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
④ 用二氧化碳溶解白磷,用该溶液将滤纸浸润,挂起晾干,不久滤纸就会燃烧,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
17.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碳元素,请完成下列填空:
① 自然界中,碳元素存在状态有游离态和 ,写出一种碳单质的名称 ;
② 采用木炭取暖,不通风往往会形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而一氧化碳的产生,人们往往不能感知,是由于其具有 的物理性质。
③ 葡萄糖(C6H12O6)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葡萄糖中碳、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① 自然界中,碳元素存在状态有游离态和 ,写出一种碳单质的名称 ;
② 采用木炭取暖,不通风往往会形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而一氧化碳的产生,人们往往不能感知,是由于其具有 的物理性质。
③ 葡萄糖(C6H12O6)可为人体提供能量来源,葡萄糖中碳、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
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 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② t2℃时,将15g A加入到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③ 若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物质的溶液(填“A”、“B”或“C”)
④ 对于溶解度曲线上的点p,以下描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A、B、C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C的溶液100g中有10g溶质
c.B的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d.A、C的溶液质量相同
⑤取A、B的混合物50g溶于100g水,待冷却到t1℃,若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
的取值范围是 (质量分数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① 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② t2℃时,将15g A加入到 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③ 若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物质的溶液(填“A”、“B”或“C”)
④ 对于溶解度曲线上的点p,以下描述中一定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A、B、C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C的溶液100g中有10g溶质
c.B的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d.A、C的溶液质量相同
⑤取A、B的混合物50g溶于100g水,待冷却到t1℃,若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A的质量分数

4.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