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3题)
1.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B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用试剂_________或_________等;方案流程中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A、B或C)。
(3)①若操作Ⅱ是滴加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液,请完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 Na2CO3 → NaOH +__________ 。
②若操作Ⅱ是加入少量氧化钙,出现白色浑浊液的原因是_________。
A. 氧化钙遇水放热 B.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 C.溶液B可能是饱和溶液
(4)

①图一,在未加水前,根据A与B液面相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装置漏气 B.气密性良好
C.无法判断气密性 D.里外压强相等
②图二,在加水后,观察到液面A低B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一段时间,观察到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操作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B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用试剂_________或_________等;方案流程中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_______(填A、B或C)。
(3)①若操作Ⅱ是滴加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液,请完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 Na2CO3 → NaOH +__________ 。
②若操作Ⅱ是加入少量氧化钙,出现白色浑浊液的原因是_________。
A. 氧化钙遇水放热 B.溶液中水的质量减少 C.溶液B可能是饱和溶液
(4)

①图一,在未加水前,根据A与B液面相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A.装置漏气 B.气密性良好
C.无法判断气密性 D.里外压强相等
②图二,在加水后,观察到液面A低B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一段时间,观察到液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实验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红磷燃烧后的产物名称_____________,其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_______处,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有____组对比实验,其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步骤二: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Ⅰ.实验步骤二要控制的实验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Ⅱ.通过实验步骤一、二对比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红磷燃烧后的产物名称_____________,其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_______处,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有____组对比实验,其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步骤一: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步骤二: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Ⅰ.实验步骤二要控制的实验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Ⅱ.通过实验步骤一、二对比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是由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图二的A、B处依次放置________(填图一中的编号);请写出检验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二中装置C、E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装置C或E_____(填“能”或“否”)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验证混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图二的A、B处依次放置________(填图一中的编号);请写出检验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二中装置C、E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没有装置C或E_____(填“能”或“否”)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请简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1)一瓶久置的熟石灰可能发生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
(2)探究该瓶熟石灰的成份。
猜想:熟石灰的成分可能是①氢氧化钙;②碳酸钙;③_____________
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静置
经实验证明:该熟石灰____________(填“完全”或“部分”)变质。
(2)探究该瓶熟石灰的成份。
猜想:熟石灰的成分可能是①氢氧化钙;②碳酸钙;③_____________
实验: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静置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入2、3滴酚酞试液 | _________________ | 白色固体中 无氢氧化钙 |
2、_________ | 有气泡产生 | _________ |
经实验证明:该熟石灰____________(填“完全”或“部分”)变质。
3.单选题- (共11题)
5.
根据某燃料X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X+3O2
2CO2+3H2O,判断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2H6O |
B.X是有机物 |
C.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与物质的量之比相等 |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
13.
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
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
D.25℃时,将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
4.填空题- (共4题)
16.
(1)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① 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② 3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___________。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 反应物中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没有完全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 反应前后____________元素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 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上述微观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② 3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___________。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 反应物中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没有完全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②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③ 反应前后____________元素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④ 用微粒的知识解释上述微观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是一种常用的补钙剂。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钙属于__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葡萄糖酸钙的式量为430,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1摩尔葡萄糖酸钙含有______摩尔原子,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钙原子。
(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钙属于__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葡萄糖酸钙的式量为430,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1摩尔葡萄糖酸钙含有______摩尔原子,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个钙原子。
(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3)葡萄糖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8.
如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之间.
A.20℃~30℃ B.30℃~40℃ C.40℃~50℃
(2)20℃,将50g硝酸钾与100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是硝酸钾的__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40℃,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硝酸钾的溶解度/g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氯化钠的溶解度/g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1)从表中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在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之间.
A.20℃~30℃ B.30℃~40℃ C.40℃~50℃
(2)20℃,将50g硝酸钾与100g水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得到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是硝酸钾的__________(“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升高到40℃,该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3)保持温度为20℃,将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
19.
“魔力蜡烛”可以增加生日宴会气氛。制造蜡烛时,在烛芯中掺入镁粉(镁粉在430℃ 时能自燃)。每次吹灭蜡烛时,余烬会引燃烛芯中的镁粉,蜡烛重新点燃。
(1)写出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火焰上方倒放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可能含有__________元素;压着火焰放一个干燥的小玻璃片,过一会小玻璃片有黑色的炭粒,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集中黑色固体点燃可以继续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火焰上方倒放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可能含有__________元素;压着火焰放一个干燥的小玻璃片,过一会小玻璃片有黑色的炭粒,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集中黑色固体点燃可以继续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1题)
20.
现在下列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用于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气体,加入液体的位置在_______处(填装置中的字母)。
(3)实验室用铁锈替代二氧化锰与3%的双氧水溶液反应,发现也能快速产生气体,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此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铁锈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_______气体。
(4)图2所示的装置可以替代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
①该装置A中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B中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
②该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用于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2)若用B装置制气体,加入液体的位置在_______处(填装置中的字母)。
(3)实验室用铁锈替代二氧化锰与3%的双氧水溶液反应,发现也能快速产生气体,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此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铁锈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制取装置是________;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_______气体。
(4)图2所示的装置可以替代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
①该装置A中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B中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
②该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