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朋对某品牌牙膏样品中的碳酸钙含量进行测定。
【查阅资料】Ⅰ.该牙膏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组成
Ⅱ.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小朋称取10.0g牙膏样品,加入足量5%的稀盐酸,

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数据如下:
【数据分析】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某品牌牙膏样品中的碳酸钙含量是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实验反思】经查实,上述方法所测得牙膏中碳酸钙含量偏小(若实验操作规范),导致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盐酸挥发 B.有水蒸气逸出
C.装置漏气 D.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Ⅰ.该牙膏摩擦剂主要由碳酸钙组成
Ⅱ.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小朋称取10.0g牙膏样品,加入足量5%的稀盐酸,

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不同时刻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数据如下: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装置和药品 总质量(g) | 261.0 | 260.0 | 259.3 | 259.0 | 258.8 | 258.8 | 258.8 |
【数据分析】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某品牌牙膏样品中的碳酸钙含量是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实验反思】经查实,上述方法所测得牙膏中碳酸钙含量偏小(若实验操作规范),导致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A.盐酸挥发 B.有水蒸气逸出
C.装置漏气 D.锥形瓶内残留二氧化碳
2.简答题- (共2题)
2.
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请看图回答问题:

①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A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 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
③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体现了该气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请看图回答问题:

①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A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 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
③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体现了该气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
3.
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① 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 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 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Ⅱ.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Ⅲ.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Ⅳ.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

① 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 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 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Ⅰ.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Ⅱ.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Ⅲ.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Ⅳ.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
3.单选题- (共18题)
5.
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化学之最 | B、化学与生活 |
①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铁 | ①煤气泄露:开排风扇 ②水壶中的水垢:用食醋除去 |
C、性质与用途 | D、环境保护 |
①木炭有可燃性:作燃料 ②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色光:作电光源 | ①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②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 |
A.A | B.B | C.C | D.D |
6.
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氧原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的物质均为氧化物 | B.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C.过程Ⅱ发生了化学变化 | 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
10.
某干燥剂生石灰久置于空气中,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60%。说法错误的是
A.此包干燥剂中一定含有CaO |
B.此包干燥剂中加入盐酸可能会产生气泡 |
C.此包干燥剂的组成可能有3种情况 |
D.此包干燥剂可能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 |
15.
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常见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手指上的物质通过某种反应可直接生成水(如图中的H2O2、O2),则物质X一定不是( )


A.CO | B.CuO | C.CH4 | D.H2CO3 |
17.
20℃时,根据某固体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质量绘成如下图斜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该物质属于易溶物质 |
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不一定增大 |
C.d→a点可以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
D.b与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c<b |
19.
某兴趣小组先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的滤液蒸干后停止加热 |
B.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8g,水100g |
C.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
D.标签上注明:100g 8%的氯化钠溶液 |
4.填空题- (共3题)
22.
化学学科有世界通用的语言。
① 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汞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
②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Al(NO3)3、He、CO2、CO、Na2S,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_____,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
③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写出检验物质中含有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物的俗名为________。
④ 某品牌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富马酸亚铁有______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________,该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mol的C4H2FeO4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一个C4H2FeO4分子的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列式即可)。
⑤ 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6.5%。则“100g”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
① 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汞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
②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Al(NO3)3、He、CO2、CO、Na2S,其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______,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
③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写出检验物质中含有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生成物的俗名为________。
④ 某品牌补铁剂主要成分是富马酸亚铁(C4H2FeO4),富马酸亚铁有______种元素组成,其摩尔质量是________,该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mol的C4H2FeO4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一个C4H2FeO4分子的质量(单位:克)的计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列式即可)。
⑤ 20℃,食盐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6.5%。则“100g”表示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
A.溶质质量 | B.溶剂质量 | C.溶液质量 | D.溶液体积 |
23.
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为了测定水的组成,某同学用下列两种方法进行探究:

Ⅰ. 甲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打开电源,观察到电极上________。能定性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能定量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Ⅱ. 乙方案: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其中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的元素是__________;在步骤一中观察到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在步骤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燃烧,________,瓶壁发热。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

Ⅰ. 甲方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打开电源,观察到电极上________。能定性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能定量说明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Ⅱ. 乙方案: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其中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的元素是__________;在步骤一中观察到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在步骤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燃烧,________,瓶壁发热。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_______。
24.
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
① 10℃时,NaCl溶解度是__________。
② 在20℃时,将50克硝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的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升温至40℃,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③ 某温度时,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则溶解度的最小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④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__________。
⑤ 固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通过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步骤分离提纯硝酸钾。可以利用该方法分离的理由是__________。
Ⅰ. 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含量较高,氯化钠的含量较低
Ⅱ.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Ⅲ. 40℃至100℃,硝酸钾的溶解度始终大于氯化钠
⑥ 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2对应的温度为30℃,则t1对应的温度_________。

A.小于30℃ B.等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
温度(℃) | 10 | 20 | 40 | 60 | 80 |
KNO3 | 20.9 | 31.6 | 63.9 | 110 | 169 |
NaCl | 35.8 | 36 | 36.6 | 37.3 | 38.4 |
① 10℃时,NaCl溶解度是__________。
② 在20℃时,将50克硝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的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升温至40℃,形成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
③ 某温度时,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则溶解度的最小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④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KNO3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__________。
⑤ 固体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通过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等步骤分离提纯硝酸钾。可以利用该方法分离的理由是__________。
Ⅰ. 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含量较高,氯化钠的含量较低
Ⅱ.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Ⅲ. 40℃至100℃,硝酸钾的溶解度始终大于氯化钠
⑥ 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t2对应的温度为30℃,则t1对应的温度_________。

A.小于30℃ B.等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
5.实验题- (共1题)
25.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并完成相关性质实验探究。回答有关问题:

① 仪器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选择的装置组合
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该发生装置的名称叫___________,优点是__________,图示为反应的_____(填“进行”或“停止”)状态;充分反应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产生气泡,则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④ 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发现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① 仪器a、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选择的装置组合
是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该发生装置的名称叫___________,优点是__________,图示为反应的_____(填“进行”或“停止”)状态;充分反应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产生气泡,则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________(填写化学式)。
④ 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发现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实验 | 分析与结论 |
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____。 | 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
Ⅱ.细铁丝在氧气中易燃烧,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粗铁丝在氧气中不易燃烧。 | 说明_____________, 反应的速率不同。 |
Ⅲ.碳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碳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说明反应物的用量不同,________。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