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金”),为进一步定量分析黄铜的成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黄铜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收集生产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 (共6题)
3.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A.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C.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4.
下列有关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
B.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 |
C.镁、铝都是活泼金属,相同质量时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 |
D.铁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
5.
类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B.草木灰和碳酸氢铵是常用的肥料,所以将二者混合施用,可增加肥效 |
C.CO2和CO都是碳的氧化物,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
D.在氯化钠溶液中有Na+和Cl-,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6.
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活动主题是“可持续的生活”,下列行为不符合倡导要求的是
A.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公交车 |
B.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
C.随手关灯和关水龙头,节约用水用电 |
D.为节约粮食,将霉变大米、花生等蒸煮食用 |
3.填空题- (共4题)
8.
有A、B、C、D四种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如下: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 ,D元素与上图中 (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 7(填>、<、=)。
(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化合物为(写化学式) ,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 。

(1)D元素的名称为______ ,D元素与上图中 (填写字母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D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
(2)A、B、C三种元素能形成一种化合物,其水溶液的pH 7(填>、<、=)。
(3)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1的比例形成化合物为(写化学式) ,其中B元素化合价为 。
9.
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的相互连接)。
从物质分类看,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α-丙氨酸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在α-丙氨酸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O∶N= ,其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从物质分类看,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α-丙氨酸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在α-丙氨酸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O∶N= ,其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为 (保留一位小数)。

10.
某化学小组Ⅰ探究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下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______(填“甲”或“乙”)。
(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______(填“甲”或“乙”)。
(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方法为 (填一种)。
若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提纯的方法是 (填一种)。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KNO3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NaCl固体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 | 36.6 | 37.3 | 38.4 | 39.8 |
KNO3 | 13.3 | 32 | 64 | 110 | 169 | 246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若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变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方法为 (填一种)。
若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提纯的方法是 (填一种)。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KNO3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NaCl固体
A.从表中数据可以判断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40℃之间 |
4.实验题- (共2题)
12.
(4分)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的制备氧气,化学小组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和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志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和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取10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仪器与不同位置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和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志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和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 1 | 2 | 3 | |
材料名称 | 无 | 苹果 | 土豆 | |
实验现象 | 反应速率 | 很慢 | 稍快 | 较快 |
产生气泡 | 很少 | 比1中多 | 较多 | |
复燃情况 | 不复燃 | 复燃 | 很快复燃 | |
实验结论 | |
[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取10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 1 | 2 | 3 |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 5% | 15% | 30% |
所用时间(秒) | 205 | 25 | 3 |
实验结论 | |
[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仪器与不同位置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