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天津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89006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3/8/16

1.计算题(共2题)

1.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填空:
(1)葡萄糖酸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
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10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17g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2)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推断题(共1题)

3.
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如图所示为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且易受热分解(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E为___________________;
(2)D→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配制过程如下:步骤Ⅰ,向生石灰中加水制成石灰乳,将其温度降至室温;步骤Ⅱ,将硫酸铜溶液慢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入边用木棒搅拌,即配成波尔多液.
①写出上述配制波尔多液过程中步骤Ⅰ和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Ⅰ_____________、Ⅱ_______.
②若步骤Ⅰ中石灰乳温度未降至室温,会造成波尔多液变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9题)

4.
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湿衣晾干
5.
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 1:1 B. 2:1 C. 4:1 D. 5:1
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SiB.FeC.AlD.O
7.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饮用水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5 D. +6
8.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中的铅、汞等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 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
C. 铝比钢铁中的铁活泼,因而铝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
D. 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蚀性金属都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9.
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 Mn+2HCl=MnCl2+H2↑ B. Mg+MnSO4=MgSO4+Mn
C. Fe+MnSO4=FeSO4+Mn     D. Mn+CuSO4=MnSO4+Cu
10.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仍是饱和溶液
B.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11.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锌粒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A.AB.BC.CD.D
12.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氮气C.氧气D.二氧化碳

4.选择题(共21题)

13.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理由是(    )

14.

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印度倾斜,理由是(    )

15.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流经青、藏、川、滇四省区,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后称“长江”。金沙江约占长江干流全长和总落差的55%和95%,水能资源的富集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规划的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最大水电基地。

    材料二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是亚洲地区的特有物种。松茸常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海拔1600~3200米的山坡上,与松、栋属的树木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松茸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出土前必须得到充足的雨水,出土后必须立即得到充足的光照。可以说,每一支松茸的诞生都是造物主的奇迹。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材料三 金沙江下游河段梯形水电站规划及香格里拉松茸产区示意图

16.

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    )

17.

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    )

18.

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    )

19.

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致力于在非洲抢占殖民地。当时意大利面临的有利条件是(    )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探险者在游记中写到:蒙特港区,这里多岛屿、半岛和海湾,徜徉在峡湾.可在海上看到排列成龙的高大雄伟山峰群,山顶峰尖锐如剃刀。从蒙特港到埃斯克尔,沿途雪峰与火山映照,冰川同密林交错。在向特雷利乌前进途中,自然景观与先前存在极大差异,气候条件恶劣.尘暴不断……图7示意该次探险区域与路线。

21.

巴黎和会的美国记者贝克尔曾说:“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22.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俄亥俄州的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    )

2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主要原因是(    )

24.

丘吉尔在1919年的一次演讲中说:“人类的两个强大的支脉,斯拉夫人和条顿人(古代日耳曼人的一支),在目前都陷于最深的灾难之中。一个曾是我们战时的敌人,一个曾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他们走到一起,那是绝对不可取的。”下列条约的签订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预言的是(    )

25.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民主化。这一民主化表现在(    )

26.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格局进一步民主化。这一民主化表现在(    )

27.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

28.

《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的背景是(    )

29.

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    )

30.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指出,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贪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这里的“第三帝国”是指(    )

31.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32.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33.

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谈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5.多选题(共2题)

34.
某K2CO3样品,可能含有Na2CO3、MgCO3、CuSO4、NaCl中的几种杂质.取该样品6.9g,加入5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2.2g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B.NaCl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明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
35.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混合后分子变小了
B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
在其溶液中都含有OH﹣
C
氮气常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化肥硫酸铵不能和熟石灰混放或混用
硫酸铵和熟石灰发生中和反应
 
A.AB.BC.CD.D

6.填空题(共7题)

36.
化学式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1)现有H、O、S、K四种元素,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根据下面物质分类的要求,组成相应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填在如图所示的横线上.

(2)下表列出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O
Mg
S
Cl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镁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3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稀盐酸;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③石墨,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号):
(1)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3)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38.
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Br2),其主要反应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将氯气通入浓缩的海水中,氯气与海水中的溴化钠反应得到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9.
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3).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      (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     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40.
酸、碱、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生活中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现有①硫酸钾;②硝酸铵;③磷矿粉;④氯化钾四种化肥,其中从外观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_____(填序号).
41.
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
(1)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是 (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某地区有两种矿石储量丰富:①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②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若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炼铁厂应选用该地区的铁矿石是 (填序号).写出该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2.
化学在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更多地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1)为从源头消除污染,生产、生活中要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已知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2)某火力发电厂为了防止环境污染,需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aCO3+2SO2+O2=2CaSO4+2CO2,若100g废气中含有1.6g二氧化硫,则处理1000g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g.
(3)某工厂以流量10L/s(升/秒)排出含硫酸9.8%的工业废水,现向该废水中排入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与硫酸反应后再排出,要使处理后的废水呈中性,则含氢氧化钠2%的工业废水的流量应为 L/s(上述含酸废水和含碱废水的密度均近似为1g/cm3).

7.实验题(共1题)

43.
实验室里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______,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